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有机化学工业论文

电解—生物铁法对苯胺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1.2 课题背景第11页
    1.2 生物铁法概述第11-13页
        1.2.1 生物法概况第11-12页
        1.2.2 生物铁技术第12-13页
        1.2.3 生物铁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第13页
    1.3 电解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电絮凝法第13-14页
        1.3.2 电气浮法第14页
        1.3.3 电催化氧化法第14-15页
        1.3.4 电解法的研究方向第15页
    1.4 电解法与生物法结合概况第15页
    1.5 苯胺废水的处理现状第15-18页
        1.5.1 化学法第16-17页
        1.5.2 物理法第17-18页
        1.5.3 生物法第18页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8-21页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6.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第19-21页
2 外加电场对生物法中活性污泥的影响第21-32页
    2.1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1页
        2.1.1 研究目的第21页
        2.1.2 研究内容第21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2.1 实验材料及配水第21-22页
        2.2.2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22页
        2.2.3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第22-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31页
        2.3.1 外加电场对活性污泥SV、MLSS的影响第23-27页
        2.3.2 外加电场对活性污泥SVI的影响第27-28页
        2.3.3 外加电场对活性污泥MLVSS的影响第28-29页
        2.3.4 外加电场对活性污泥SOUR的影响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外加电场对模拟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第32-40页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32页
        3.1.1 研究目的第32页
        3.1.2 研究内容第32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3.2.1 实验材料及配水第32页
        3.2.2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32页
        3.2.3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第32-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39页
        3.3.1 不同电场强度下苯胺的降解效果第33-34页
        3.3.2 不同电场强度下COD的降解效果第34-35页
        3.3.3 不同电场强度下NH3-N的降解效果第35-36页
        3.3.4 不同电场强度下TN的降解效果第36-37页
        3.3.5 不同电场强度下TP的降解效果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电解法中铁溶出量及类Fenton效应的研究第40-50页
    4.1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40页
        4.1.1 研究目的第40页
        4.1.2 研究内容第40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4.2.1 实验材料及污泥来源第40页
        4.2.2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40页
        4.2.3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第40-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4.3.1 不同体系对铁离子溶出量的研究第42-44页
        4.3.2 不同电解时间对铁离子溶出量的研究第44-45页
        4.3.3 不同电压对铁离子溶出量的研究第45-46页
        4.3.4 不同生物量对铁离子溶出量的研究第46-47页
        4.3.5 体系内类Fenton效应的研究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电解-生物铁法对实际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第50-60页
    5.1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50页
        5.1.1 研究目的第50页
        5.1.2 研究内容第50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5.2.1 实验材料及配水第50-51页
        5.2.2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51页
        5.2.3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第51-5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5.3.1 体系中铁离子的变化情况第52-54页
        5.3.2 降解效果第54-59页
        5.3.3 体系中p H值和ORP的变化情况第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页
    6.2 创新点第60-61页
    6.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窖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离子膜选择透过机理分析及膜表面涂层、粒子镶嵌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