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我国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法律法规方面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安置补偿机制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政府角色定位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 城镇化 | 第18页 |
2.2 集体土地 | 第18-19页 |
2.3 房屋拆迁 | 第19页 |
2.4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 | 第19-20页 |
3.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现状和有益经验 | 第20-35页 |
3.1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概况 | 第20-21页 |
3.2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现状 | 第21-30页 |
3.2.1 拆迁模式 | 第21-22页 |
3.2.2 管理体制与法律依据 | 第22-24页 |
3.2.3 拆迁程序 | 第24-28页 |
3.2.4 安置补偿机制 | 第28-30页 |
3.3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有益经验 | 第30-35页 |
3.3.1 模拟拆迁 | 第30-31页 |
3.3.2 提前拆迁 | 第31-32页 |
3.3.3 房票安置 | 第32-34页 |
3.3.4 阳光拆迁 | 第34-35页 |
4.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5-42页 |
4.1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 第35-38页 |
4.1.1 拆迁安置政策不能有效统一 | 第35-36页 |
4.1.2 房屋评估标准偏低,补偿机制不科学 | 第36-37页 |
4.1.3 安置房建设滞后,被拆迁人利益保障机制欠缺 | 第37页 |
4.1.4 房屋权属不清,违法建筑屡控不止 | 第37-38页 |
4.1.5 拆迁缺乏审批程序,违法强拆时有发生 | 第38页 |
4.2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4.2.1 上层法律法规严重缺失 | 第38-39页 |
4.2.2 地方制度规范不健全 | 第39页 |
4.2.3 管理部门职能缺失 | 第39-40页 |
4.2.4 拆迁决策缺乏科学性 | 第40页 |
4.2.5 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 | 第40-41页 |
4.2.6 拆迁救济渠道不畅通 | 第41-42页 |
5. 湖州开发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2-48页 |
5.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规范建设 | 第42-43页 |
5.1.1 国家层面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单独立法 | 第42页 |
5.1.2 完善湖州市、开发区地方制度规范建设 | 第42-43页 |
5.1.3 统一拆迁工作管理,建立专门决策机构 | 第43页 |
5.2 科学制订补偿标准,完善安置方式 | 第43-44页 |
5.2.1 严格标准,科学开展房屋评估 | 第43页 |
5.2.2 完善安置补偿机制,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 第43-44页 |
5.2.3 建立多元化安置方式,深化房票制度 | 第44页 |
5.3 完善拆迁程序,规范政府拆迁行为 | 第44-45页 |
5.3.1 完善拆迁审批制度,加强信息公开 | 第44页 |
5.3.2 准确定位角色,规范政府行为 | 第44-45页 |
5.4 扩大公众参与,深化阳光拆迁机制 | 第45-46页 |
5.4.1 发挥村级组织自治,扩大公众参与 | 第45页 |
5.4.2 深化阳光拆迁,确保拆迁公平公正 | 第45-46页 |
5.4.3 做好房屋权籍登记,有效遏制违法建设 | 第46页 |
5.5 完善拆迁救济方式,依法强制拆迁 | 第46-48页 |
5.5.1 引入司法介入机制,完善拆迁救济制度 | 第46页 |
5.5.2 落实拆迁保障措施,确保拆迁和谐稳定 | 第46-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