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水环境概述及我国水污染情况简述 | 第10页 |
1.1.2 环境激素类物质简介及分类 | 第10-11页 |
1.1.3 环境激素类物质危害及危害途径 | 第11-12页 |
1.2 DBP的污染以及处理现状 | 第12-16页 |
1.2.1 DBP的性质、来源、污染以及危害 | 第12-13页 |
1.2.2 DBP的去除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3-16页 |
1.3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法 | 第16-21页 |
1.3.1 过硫酸盐特点简述 | 第16-17页 |
1.3.2 过硫酸盐活化方式研究 | 第17-21页 |
1.4 铁氧体概述及铁氧体活化硫酸根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物新进展 | 第21-22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4页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4-32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4-25页 |
2.2 表征测试方法及仪器 | 第25-27页 |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5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5-26页 |
2.2.3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26页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6页 |
2.2.5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26页 |
2.2.6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第26页 |
2.2.7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分析 | 第26页 |
2.2.8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26-27页 |
2.2.9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CV)分析 | 第27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3.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检测 | 第27-28页 |
2.3.2 金属离子的检测 | 第28页 |
2.3.3 等电点(pH_(zpc))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4 溶液中PMS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2.4 降解实验 | 第29-31页 |
2.4.1 催化降解DBP实验 | 第29-30页 |
2.4.2 初始pH值影响实验 | 第30页 |
2.4.3 温度影响实验 | 第30-31页 |
2.4.4 催化剂投量影响实验 | 第31页 |
2.4.5 DBP浓度影响实验 | 第31页 |
2.4.6 PMS浓度影响实验 | 第31页 |
2.4.7 催化剂循环利用实验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44页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4页 |
3.1.1 共沉淀法制备铁氧体前驱物作为催化剂 | 第32页 |
3.1.2 不同A位金属铁氧体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 第32-33页 |
3.1.3 氧化石墨烯负载铁氧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4-43页 |
3.2.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34-36页 |
3.2.2 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3.2.3 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37-38页 |
3.2.4 催化剂表面基团 | 第38-39页 |
3.2.5 不同催化剂的拉曼分析 | 第39-41页 |
3.2.6 催化剂表面元素分析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复合石墨烯尖晶石催化PMS降解DBP研究 | 第44-56页 |
4.1 不同石墨烯负载量对DBP降解效果影响 | 第44-45页 |
4.2 不同催化条件对DBP降解效果研究 | 第45-50页 |
4.2.1 温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 催化剂投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3 PMS浓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4 初始DBP浓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2.5 初始反应pH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实验 | 第50-51页 |
4.4 催化体系中金属离子溶出及均相催化实验 | 第51-52页 |
4.5 不同催化体系的循环伏安分析 | 第52-53页 |
4.6 不同催化体系对TOC的去除研究 | 第53-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PMS利用率及催化PMS机理探讨 | 第56-66页 |
5.1 体系中自由基种类的判定 | 第56-57页 |
5.2 催化剂反应前后XPS分析 | 第57-59页 |
5.3 催化PMS降解污染物相关反应过程 | 第59-60页 |
5.4 关于催化过程中PMS浓度变化的研究 | 第60-63页 |
5.4.1 PMS消耗率与DBP降解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60-61页 |
5.4.2 PMS的利用效率研究 | 第61-63页 |
5.5 投加方式的改进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63-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