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6页 |
四、研究手段 | 第16-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对比研究法 | 第16-17页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17页 |
(四)定性分析法 | 第17页 |
五、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一)研究内容结构 | 第17页 |
(二)研究想法 | 第17-18页 |
(三)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老挝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任用选拔制度概况 | 第19-24页 |
一、基本内涵 | 第19-21页 |
(一)领导干部的含义 | 第19-20页 |
(二)地方领导干部的含义 | 第20页 |
(三)老挝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内容 | 第20-21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基于制度理论下的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制度 | 第21页 |
(二)基于激励理论下的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制度 | 第21-24页 |
第三章 老挝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演进及成效 | 第24-28页 |
一、改革的背景 | 第24页 |
二、改革的内容 | 第24-25页 |
三、改革的阶段 | 第25-26页 |
(一)第一阶段1975—1990年(国内无宪法阶段) | 第25-26页 |
(二)第二阶段1991—2010年(国内有宪法和法律阶段) | 第26页 |
四、改革成效评价 | 第26-28页 |
(一)改革的理念不断深化 | 第26页 |
(二)干部选拔走向法制化 | 第26-27页 |
(三)制度选人成广泛共识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当前老挝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弊端及成因 | 第28-34页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一)初始提名制度不够规范 | 第28页 |
(二)选拔体制不够科学 | 第28-29页 |
(三)缺乏“能上能下”的激励制度 | 第29页 |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29-30页 |
二、成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观念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31页 |
(三)机制因素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五章 中国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改革经验及借鉴 | 第34-44页 |
一、中国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改革经验 | 第34-41页 |
(一)改革的背景 | 第34-35页 |
(二)改革的内容 | 第35-36页 |
(三)改革的发展阶段 | 第36-38页 |
(四)改革的成效 | 第38-40页 |
(五)改革的经验 | 第40-41页 |
二、老中两国地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比较 | 第41-43页 |
(一)两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所处的环境类似 | 第41页 |
(二)我国和中国的人事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 第41-43页 |
三、中国经验的启示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改革完善老挝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对策 | 第44-51页 |
一、总体目标 | 第44-45页 |
(一)科学的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第44页 |
(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民主化 | 第44页 |
(三)法制化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第44-45页 |
二、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一)党管干部原则 | 第45页 |
(二)群众公认原则 | 第45-46页 |
(三)法制化原则 | 第46页 |
三、改革构想 | 第46-51页 |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第46-47页 |
(二)优化干部考察评价机制 | 第47-48页 |
(三)建立完善干部的退出制度 | 第48-49页 |
(四)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