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电气性能匹配及可靠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9页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整车电气模型简述 | 第21-34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基本动力参数匹配 | 第21-23页 |
2.2.1 基本参数 | 第21-22页 |
2.2.2 驱动电动机参数选择 | 第22-23页 |
2.2.3 动力电池参数选择 | 第23页 |
2.3 动力电池电气模型 | 第23-30页 |
2.3.1 简化电化学模型 | 第23-24页 |
2.3.2 等效电路模型 | 第24-26页 |
2.3.3 神经网络模型 | 第26页 |
2.3.4 特定因素模型 | 第26-27页 |
2.3.5 SOC估算 | 第27-30页 |
2.4 电机电气模型 | 第30-31页 |
2.4.1 电机类型选择 | 第30-31页 |
2.4.2 模型建立条件 | 第31页 |
2.5 其它电气模型简述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电动汽车电气匹配模型 | 第34-60页 |
3.1 Lab VIEW与Star Sim简介 | 第34-35页 |
3.1.1 Lab VIEW简介 | 第34页 |
3.1.2 Star Sim概述 | 第34-35页 |
3.2 电气性能匹配总体设计 | 第35-37页 |
3.3 动力电池电气系统 | 第37-42页 |
3.3.1 Star Sim中的动力电池模型 | 第37-39页 |
3.3.2 Lab VIEW中的动力电池模型 | 第39-42页 |
3.4 电机电气系统 | 第42-47页 |
3.4.1 Star Sim中的电机模型 | 第42-44页 |
3.4.2 Lab VIEW中的电机模型 | 第44-47页 |
3.5 仪表灯光电气系统 | 第47-50页 |
3.5.1 Lab VIEW前面板仪表系统 | 第47-48页 |
3.5.2 Lab VIEW程序框图仪表系统 | 第48-50页 |
3.6 雨刮电气系统 | 第50-55页 |
3.6.1 雨刮系统参数及模型 | 第50-51页 |
3.6.2 Lab VIEW前面板雨刮系统 | 第51-52页 |
3.6.3 Lab VIEW程序框图雨刮系统 | 第52-55页 |
3.7 变速器电气系统 | 第55-57页 |
3.8 车载空调电气系统 | 第57-59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典型工况构建及仿真分析 | 第60-70页 |
4.1 典型工况构建 | 第60-61页 |
4.2 系统仿真验证 | 第61-66页 |
4.2.1 电动汽车电气平台 | 第61-63页 |
4.2.2 电池模型验证 | 第63-65页 |
4.2.3 电机模型验证 | 第65-66页 |
4.3 系统匹配分析 | 第66-69页 |
4.3.1 整体原理分析 | 第66-67页 |
4.3.2 电流匹配分析 | 第67-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