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城市电网现状 | 第11-12页 |
1.1.2 主要输电方式 | 第12-14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VSC-HVDC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7-28页 |
2.1 VSC-HVDC输电系统模型 | 第17-21页 |
2.1.1 电压源换流器模型 | 第17-19页 |
2.1.2 直流线路模型 | 第19页 |
2.1.3 静态负荷模型 | 第19-20页 |
2.1.4 发电机模型 | 第20-21页 |
2.1.5 其它主要设备模型 | 第21页 |
2.2 VSC-HVDC的控制系统 | 第21-26页 |
2.2.1 交流系统控制方式 | 第22-24页 |
2.2.2 直流系统的控制方式 | 第24-25页 |
2.2.3 同步功率控制方式 | 第25-26页 |
2.3 两端及多端VSC-HVDC | 第26-27页 |
2.3.1 两端VSC-HVDC | 第26页 |
2.3.2 多端VSC-HVDC | 第26-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VSC-HVDC接入弱交流电网的运行特性 | 第28-33页 |
3.1 强弱交流电网的划分标准 | 第28-29页 |
3.2 接入弱交流电网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3.3 VSC-HVDC接入弱交流的运行特性 | 第30-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 第33-41页 |
4.1 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33-36页 |
4.1.1 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4.1.2 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临界短路比计算 | 第34-36页 |
4.2 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6-39页 |
4.2.1 小信号稳定性检验 | 第38页 |
4.2.2 暂态稳定性检验 | 第38-39页 |
4.3 降低接入临界短路比采取的策略 | 第39-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VSC-HVDC接入城市电网后适应性研究 | 第41-57页 |
5.1 含VSC-HVDC的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5.2 稳态控制方式 | 第42-43页 |
5.3 故障下最优潮流的求解 | 第43-53页 |
5.3.1 最优潮流的解算方法 | 第43-44页 |
5.3.2 内点法求解过程 | 第44-47页 |
5.3.3 故障下的最优潮流 | 第47-48页 |
5.3.4 算例分析 | 第48-53页 |
5.4 VSC-HVDC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6页 |
5.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