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金顶跑马坪铅锌矿床矿石组构特征及矿床成因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 1.2.1 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 | 第13-17页 |
| 1.2.2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田 | 第17-22页 |
| 1.2.3 跑马坪铅锌矿床 | 第22-23页 |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思路 | 第23-24页 |
| 1.4 试验设计方案 | 第24-25页 |
| 1.4.1 研究方案 | 第24页 |
| 1.4.2 技术手段 | 第24-25页 |
| 1.5 工作概况 | 第25-26页 |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27-36页 |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27页 |
| 2.2 区域地质 | 第27-29页 |
| 2.2.1 区域地层 | 第27-28页 |
| 2.2.2 区域构造 | 第28页 |
| 2.2.3 构造演化 | 第28-29页 |
| 2.2.4 区域矿产 | 第29页 |
| 2.3 矿田地质 | 第29-31页 |
| 2.3.1 矿田地层 | 第29-30页 |
| 2.3.2 控矿构造 | 第30-31页 |
| 2.4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1-36页 |
| 2.4.1 矿体特征 | 第31-33页 |
| 2.4.2 矿石特征 | 第33页 |
| 2.4.3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划分 | 第33-34页 |
| 2.4.4 矿化蚀变分带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矿石组构特征 | 第36-48页 |
| 3.1 矿石构造 | 第36-42页 |
| 3.2 矿石结构 | 第42-46页 |
| 3.3 矿石组构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典型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8-60页 |
| 4.1 矿物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 第48-56页 |
| 4.1.1 矿物微量元素成分特征 | 第48-52页 |
| 4.1.2 矿物主量元素成分特征 | 第52-56页 |
| 4.2 矿物原位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56-60页 |
| 第五章 矿床成因模式 | 第60-63页 |
| 5.1 成矿流体来源 | 第60-61页 |
| 5.2 硫化物沉淀机制 | 第61页 |
| 5.3 成因模式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63-65页 |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 6.2 不足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4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第74页 |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74页 |
| 附录D. 附表及附图 | 第74-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