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9页 |
(二)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9-10页 |
2. 广西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10-11页 |
3. 京族文化认同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页 |
(三) 课题研究意义及相关问题 | 第11-14页 |
1.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2.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2页 |
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第14-18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诠释 | 第14-15页 |
1. 价值观 | 第14页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4-15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 第15-16页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 | 第16-18页 |
二、京族及其相关问题 | 第18-29页 |
(一) 京族概况 | 第18-26页 |
1. 民族起源与历史变迁 | 第18-19页 |
2. 人口数量与人口特征 | 第19-22页 |
3. 社会经济与民族教育 | 第22-24页 |
4. 传统习俗与宗教信仰 | 第24-26页 |
(二) 提升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坚持的基本方向 | 第26-29页 |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指导原则 | 第26-27页 |
2. 坚持不断增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 第27页 |
3.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国策 | 第27-28页 |
4. 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 第28-29页 |
三、京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样本分析 | 第29-34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1. 问卷设计与实地走访 | 第29页 |
2. 问卷发放与问卷回收 | 第29-31页 |
(二) 样本数据分析 | 第31-34页 |
1. 样本统计 | 第31-33页 |
2. 样本分析 | 第33-34页 |
四、京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分析 | 第34-42页 |
(一) 京族对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和路径的认同情况 | 第34-36页 |
1. 京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同情况 | 第34页 |
2. 京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认同情况 | 第34-35页 |
3. 京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认同情况 | 第35-36页 |
(二) 京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2页 |
1. 认知认同层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38页 |
2. 情感内化层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39页 |
3. 实践检验层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2页 |
五、京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高的主要原因 | 第42-50页 |
(一) 认知认同层次不高的主要原因 | 第42-45页 |
1. 基层宣传力度不足 | 第42-43页 |
2. 教育水平整体较低 | 第43-44页 |
3. 价值观念相对混乱 | 第44-45页 |
(二) 情感内化层次不高的主要原因 | 第45-47页 |
1. 靠海发展模式影响 | 第45-46页 |
2.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 第46页 |
3. 老龄问题较为突出 | 第46-47页 |
(三) 实践检验层次不高的主要原因 | 第47-50页 |
1. 宗教信仰根深蒂固 | 第47页 |
2. 外来文化不断冲击 | 第47-48页 |
3. 京族特征强化不足 | 第48-50页 |
六、提升京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方法策略 | 第50-55页 |
(一)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方法 | 第50-51页 |
1. 培育京族干部,加大宣传力度 | 第50页 |
2. 支持民族教育,提升整体水平 | 第50页 |
3. 优化社会环境,倡导核心价值 | 第50-51页 |
(二)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内化的方法 | 第51-52页 |
1. 调整渔业产业,深挖旅游资源 | 第51页 |
2. 加快民族立法,重视乡规民约 | 第51-52页 |
3. 结合唱哈习俗,解读核心价值 | 第52页 |
(三)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检验的方法 | 第52-55页 |
1. 重视民间精英,尊重传统信仰 | 第52-53页 |
2. 保护京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 第53页 |
3. 化解发展隐患,践行核心价值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注释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