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贩卖毒品罪的认定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居间介绍与代买毒品的认定 | 第11-17页 |
(一) 代买毒品行为的认定、类型及存在的争议 | 第11-13页 |
1. 代买毒品的行为认定 | 第11页 |
2. 行为类型 | 第11-12页 |
3. 存在的争议 | 第12-13页 |
(二) 居间介绍买卖毒品行为的认定、类型 | 第13-17页 |
1. 居间介绍购买毒品的认定 | 第13页 |
2. 行为类型 | 第13-17页 |
二、毒品互易与无偿赠与毒品的界定 | 第17-24页 |
(一) 如何理解“贩卖” | 第17-20页 |
1. 我国刑法理论对贩卖的认定 | 第18页 |
2. 贩卖毒品罪的主观目的 | 第18-20页 |
(二) 毒品互易行为的刑法评价 | 第20-22页 |
1. 毒品互易的界定 | 第20页 |
2. 毒品互易行为的刑法评价 | 第20-22页 |
(三) 毒品无偿赠与的认定 | 第22-24页 |
1. 毒品无偿赠与行为刑法性质的争议 | 第22页 |
2. 无偿赠与毒品与贩卖毒品罪的关系 | 第22-24页 |
三、贩卖毒品罪与介入因素 | 第24-33页 |
(一) 特情介入的情况 | 第24-25页 |
1. 特情的界定 | 第24页 |
2. 特情的种类 | 第24-25页 |
(二) 控制下交付的情况 | 第25-27页 |
1. 控制下交付的认定 | 第26页 |
2. 司法实践中对控制下交付的处理 | 第26-27页 |
(三) 介入因素对贩卖毒品罪犯罪形态的影响 | 第27-33页 |
1. 介入因素条件下贩卖毒品罪犯罪客体的界定 | 第28-29页 |
2. 介入因素对贩卖毒品罪未遂、既遂形态的影响 | 第29-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