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4 创新尝试 | 第10-12页 |
2 加强高校法治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 第12-26页 |
2.1 高校法治教育的界定 | 第12-19页 |
2.1.1 高校法治教育的概念阐述 | 第12-14页 |
2.1.2 高校法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 第14-16页 |
2.1.3 高校法治教育的原则 | 第16-19页 |
2.2 依法治国视域下加强高校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 第19-26页 |
2.2.1 高校法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 第19-21页 |
2.2.2 高校法治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 第21-22页 |
2.2.3 高校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竭动力 | 第22-26页 |
3 高校法治教育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3.1 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26-29页 |
3.1.1 法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 第26-27页 |
3.1.2 学生普遍意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 | 第27-28页 |
3.1.3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 | 第28-29页 |
3.2 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3.2.1 大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 第29-30页 |
3.2.2 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 | 第30-32页 |
3.2.3 大学生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有待提高 | 第32页 |
3.3 高校法治教育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3.3.1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3.3.2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3.3.3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4 依法治国视域下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的对策 | 第38-50页 |
4.1 优化高校法治教育环境 | 第38-42页 |
4.1.1 实行校园法制化管理,创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 第38-39页 |
4.1.2 加强社会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39-40页 |
4.1.3 革新家长教育理念,优化法治教育的家庭环境 | 第40-41页 |
4.1.4 重视高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有机统一 | 第41-42页 |
4.2 深化高校法治教育理念 | 第42-43页 |
4.2.1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 第42页 |
4.2.2 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为教育目标 | 第42-43页 |
4.3 革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 | 第43-47页 |
4.3.1 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 第43-45页 |
4.3.2 注重实践环节的实现 | 第45-46页 |
4.3.3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 第46-47页 |
4.4 大学生自身努力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性 | 第47-50页 |
4.4.1 培养自身学习法律的兴趣 | 第47页 |
4.4.2 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