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著作权法论文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1-12页
第2章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概述第12-20页
    2.1 移动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第12-13页
        2.1.1 移动新媒体的概念第12-13页
        2.1.2 移动新媒体的特征第13页
    2.2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概念与特征第13-14页
        2.2.1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概念第13-14页
        2.2.2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特征第14页
    2.3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构成要素第14-20页
        2.3.1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主体第14-15页
        2.3.2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客体第15页
        2.3.3 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内容第15-20页
第3章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0-28页
    3.1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现状第20-22页
        3.1.1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第20-21页
        3.1.2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司法保护现状第21-22页
    3.2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中的立法问题第22-23页
        3.2.1 合理使用制度落后于时代发展第22页
        3.2.2 法定许可制度适用范围狭窄第22-23页
        3.2.3 关于临时复制的规定不明确第23页
    3.3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司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3.3.1 举证责任规则不合理第23-24页
        3.3.2 证据提取困难第24-25页
        3.3.3 侵权损害赔偿标准不明确第25-26页
    3.4 配套措施与相关主体著作权法律意识方面存在问题第26-28页
        3.4.1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第26页
        3.4.2 相关主体著作权法律意识淡漠第26-28页
第4章 国外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的相关实践及启示第28-33页
    4.1 英美法系国家相关实践第28-29页
        4.1.1 英国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改进第28页
        4.1.2 美国对临时复制与合理使用制度的突破第28-29页
    4.2 大陆法系国家相关实践第29-31页
        4.2.1 德国在新著作权法中的变革第29-30页
        4.2.2 法国在新著作权法修正案中的亮点第30-31页
    4.3 国外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相关实践的启示第31-33页
第5章 我国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的建议第33-40页
    5.1 完善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的相关立法第33-35页
        5.1.1 探索更为灵活的合理使用制度立法模式第33页
        5.1.2 适当扩大法定许可的适用范围第33-34页
        5.1.3 制定合理有效的临时复制规定第34-35页
    5.2 加强移动新媒体著作权的司法保护第35-37页
        5.2.1 完善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侵权的举证规则第35-36页
        5.2.2 改进电子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措施第36-37页
        5.2.3 明确移动新媒体著作权侵权的损害赔偿标准第37页
    5.3 强化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第37-38页
        5.3.1 建立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第37-38页
        5.3.2 构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竞争机制第38页
    5.4 提高相关主体著作权法律意识第38-40页
        5.4.1 原创作者应当提高权利意识第38-39页
        5.4.2 发挥网络专家的审核与监督作用第39-40页
第6章 结束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YxFeyZr1-x-yO2包覆TiO2固体超强酸填充聚偏氟乙烯杂化膜的研究
下一篇:氯硅烷歧化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