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g双金属修饰Foam-Ni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脱氯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氯酚简介 | 第10-16页 |
1.1.1 氯酚的性质 | 第10-11页 |
1.1.2 氯酚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3 氯酚的危害 | 第12-13页 |
1.1.4 氯酚的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1.1.5 氯酚的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1.2 电化学还原脱氯 | 第16-18页 |
1.2.1 电化学还原脱氯的概念和机理 | 第16-17页 |
1.2.2 电化学还原脱氯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3 电化学还原脱氯面临的问题 | 第18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钯/泡沫镍电极的制备与脱氯性能研究 | 第20-31页 |
2.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2.1.1 化学试剂与材料 | 第20-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1 电极基体材料的预处理 | 第21页 |
2.2.2 离子交换膜的预处理 | 第21-22页 |
2.2.3 沉积液的配制 | 第22页 |
2.2.4 电极制备实验反应器 | 第22页 |
2.2.5 脱氯实验反应器 | 第22-23页 |
2.2.6 五氯酚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 钯/泡沫镍电极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 钯/泡沫镍电极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5-28页 |
2.4.1 沉积时间的影响 | 第25页 |
2.4.2 沉积温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3 沉积电流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4 沉积液浓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2.5 钯/泡沫镍电极脱氯实验运行参数考察 | 第28-30页 |
2.5.1 五氯酚初始浓度 | 第28-29页 |
2.5.2 工作电流 | 第29页 |
2.5.3 五氯酚初始溶液pH值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银/泡沫镍电极的制备与脱氯性能研究 | 第31-38页 |
3.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31页 |
3.1.1 化学试剂与材料 | 第3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3.3 银/泡沫镍电极的制备 | 第31页 |
3.4 银/泡沫镍电极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31-35页 |
3.4.1 沉积时间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2 沉积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3 沉积电流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4 沉积液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 银/泡沫镍电极脱氯实验运行参数考察 | 第35-37页 |
3.5.1 五氯酚初始浓度 | 第35页 |
3.5.2 工作电流 | 第35-36页 |
3.5.3 五氯酚初始溶液pH值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钯/银/泡沫镍电极的制备和脱氯性能的研究 | 第38-43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4.1.1 化学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38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4.3 钯/银/泡沫镍电极的制备 | 第38-39页 |
4.4 钯/银/泡沫镍电极脱氯性能研究 | 第39-41页 |
4.4.1 五氯酚初始浓度 | 第39-40页 |
4.4.2 工作电流 | 第40-41页 |
4.4.3 五氯酚初始溶液pH值 | 第41页 |
4.5 不同组成电极脱氯性能的比较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3-45页 |
5.1 结论 | 第43-44页 |
5.2 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