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鸦胆子生物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5页
    1.1 鸦胆子研究概况第15-17页
        1.1.1 鸦胆子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第15-16页
        1.1.2 鸦胆子的药理作用第16-17页
    1.2 乳腺癌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1 乳腺癌分类第18页
        1.2.2 乳腺癌发病分子机制及关键基因研究第18-20页
        1.2.3 抗乳腺癌药物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 抗肿瘤生物肽研究现状第21-25页
        1.3.1 抗肿瘤生物肽的来源第22-23页
        1.3.2 抗肿瘤生物肽的作用机制第23-25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8页
    参考文献第28-35页
引言第35-37页
第二章 鸦胆子主要成分分析及蛋白质组分研究第37-47页
    前言第37页
    2.1 材料第37-38页
        2.1.1 药材第37页
        2.1.2 主要试剂第37页
        2.1.3 仪器第37-38页
    2.2 方法第38-42页
        2.2.1 鸦胆子主要成分研究第38-40页
        2.2.2 鸦胆子蛋白质组分研究第40-42页
        2.2.3 鸦胆子氨基酸组成分析第42页
        2.2.4 统计学分析第42页
    2.3 结果第42-45页
        2.3.1 鸦胆子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第42-43页
        2.3.2 鸦胆子蛋白质组分研究第43-44页
        2.3.3 鸦胆子氨基酸含量测定第44-45页
    2.4 讨论第45页
    2.5 结论第45-47页
第三章 鸦胆子抗肿瘤肽制备工艺研究第47-63页
    前言第47页
    3.1 材料第47-48页
        3.1.1 细胞株与培养基第47页
        3.1.2 主要试剂第47页
        3.1.3 耗材与仪器第47-48页
    3.2 方法第48-54页
        3.2.1 蛋白源的筛选第48-51页
        3.2.2 鸦胆子球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第51-53页
        3.2.3 鸦胆子球蛋白源抗肿瘤肽的制备第53-54页
        3.2.4 统计学分析第54页
    3.3 结果第54-60页
        3.3.1 最优蛋白源筛选结果第54-56页
        3.3.2 球蛋白提取工艺研究结果第56-59页
        3.3.3 鸦胆子球蛋白源抗肿瘤肽制备工艺研究第59-60页
    3.4 讨论第60页
    3.5 结论第60-63页
第四章 抗肿瘤肽的分离纯化第63-73页
    前言第63页
    4.1 材料第63-64页
        4.1.1 耗材第63页
        4.1.2 仪器第63-64页
    4.2 方法第64-65页
        4.2.1 鸦胆子球蛋白源抗肿瘤肽(命名为BJGH)的制备第64页
        4.2.2 BJGH对MCF-7细胞株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第64页
        4.2.3 BJGH的分离纯化第64-65页
        4.2.4 统计学分析第65页
    4.3 结果第65-70页
        4.3.1 BJGH对MCF-7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第65-67页
        4.3.2 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结果第67-68页
        4.3.3 半制备RP-HPLC分离结果第68-70页
    4.4 讨论第70页
    4.5 结论第70-73页
第五章 组分F9-9对MCF-7细胞作用机制研究第73-91页
    前言第73页
    5.1 材料第73-74页
        5.1.1 主要试剂第73页
        5.1.2 主要耗材与仪器第73-74页
    5.2 方法第74-81页
        5.2.1 MCF-7细胞学形态观察第74-75页
        5.2.2 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施调亡第75-76页
        5.2.3 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第76-77页
        5.2.4 F9-9对MCF-7细胞P53、PTEN及NM23H-1 mRNA表达的影响第77-81页
        5.2.5 统计学分析第81页
    5.3 结果第81-88页
        5.3.1 MCF-7细胞形态学观察第81-82页
        5.3.2 Annexin V/PI双染结果第82-83页
        5.3.3 PI单染结果第83-85页
        5.3.4 组分F9-9对MCF-7细胞P53、PTEN及NM23-H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第85-88页
    5.4 讨论第88-89页
    5.5 结论第89-91页
总结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致谢第97-99页
个人简历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剩余毒性比较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对鱼和绿藻的毒性
下一篇:Pd/Ag双金属修饰Foam-Ni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脱氯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