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Bacillus subtilis NH的分离及玉米皮发酵参数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玉米皮发酵的应用前景第11-12页
    1.2 微生物饲料第12-13页
    1.3 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第13-15页
        1.3.1 纤维素酶的分类(农向et al., 2005)第13-14页
        1.3.2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第14-15页
        1.3.3 纤维素酶的研究前景第15页
    1.4 发酵工艺第15-16页
    1.5 固体发酵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第16-17页
    1.6 发酵方式第17-18页
    1.7 固体发酵菌种选择第18-20页
        1.7.1 枯草芽孢杆菌第18-19页
        1.7.2 乳酸菌第19页
        1.7.3 纤维素分解菌第19-20页
    1.8 发酵条件第20-21页
    1.9 发酵饲料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10 玉米皮固体发酵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23页
    1.11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第24-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1.1 材料第24-25页
        2.1.2 方法第25-2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8-30页
        2.2.1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第28-29页
        2.2.2 Bacillus subtils NH的产纤维素酶活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页
    2.4 结论第30-32页
第三章 玉米皮发酵参数优化第32-4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3.1.1 材料第32页
        3.1.2 方法第32-3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3.2.1 菌种的生长曲线第36-37页
        3.2.2 不同固体发酵菌种组合对玉米皮固体发酵的影响第37页
        3.2.3 不同接菌量对玉米皮固体发酵的影响第37-38页
        3.2.4 不同料水比对玉米皮固体发酵的影响第38-39页
        3.2.5 不同发酵时间对玉米皮固体发酵的影响第39-40页
        3.2.6 不同发酵工艺对饲料品质的影响第40页
    3.3 讨论第40-41页
    3.4 结论第41-4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43-44页
    4.1 主要研究结论第43页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43页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有限元法的轻型水下机器人耐压壳体结构优化与分析
下一篇:三维装配现场可视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