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3-17页 |
1.2.1 天线与天线阵列 | 第13-14页 |
1.2.2 电磁超材料 | 第14-15页 |
1.2.3 时间反演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7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聚焦场的产生方法及其动力学理论 | 第19-32页 |
2.1 时间反演技术产生聚焦场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1 波动方程的时间对称性 | 第20-21页 |
2.1.2 时间反演腔产生聚焦场 | 第21-24页 |
2.2 聚焦场与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理论 | 第24-31页 |
2.2.1 瑞利散射 | 第25-27页 |
2.2.2 聚焦场与微粒的动力学理论 | 第27-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单点与多点高强度聚焦场的产生方法及其力学特性 | 第32-55页 |
3.1 单点高强度聚焦场的产生方法及其力学特性 | 第32-48页 |
3.1.1 单点高强度聚焦场的产生方法 | 第32-43页 |
3.1.1.1 P-TRM的布置方式对单点高强度聚焦场的影响 | 第36-40页 |
3.1.1.2 聚焦位置对单点高强度聚焦场的影响 | 第40-43页 |
3.1.2 单点高强度聚焦场的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43-48页 |
3.2 多点高强度聚焦场的产生方法及其力学特性 | 第48-54页 |
3.2.1 多点高强度聚焦场的产生方法 | 第48-53页 |
3.2.2 多点高强度聚焦场的力学特性 | 第53-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中空环形高强度聚焦场的产生方法及其力学特性 | 第55-63页 |
4.1 中空环形高强度聚焦场的产生方法 | 第55-60页 |
4.1.1 聚焦位置点间距对中空环形高强度聚焦场的影响 | 第56-60页 |
4.2 中空环形高强度聚焦场的力学特性 | 第60-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