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在古河道型地下水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2.1 地下水库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古河道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3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基本理论 | 第18-27页 |
| 2.1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2.2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系统组成及特点 | 第20-21页 |
| 2.3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采集装置 | 第21-24页 |
| 2.4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的数据处理 | 第24-27页 |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7-38页 |
|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7页 |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 3.2 气象、水文条件 | 第28-29页 |
| 3.2.1 气象条件 | 第28-29页 |
| 3.2.2 水文条件 | 第29页 |
| 3.3 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 | 第29-32页 |
| 3.3.1 地质构造 | 第29-30页 |
| 3.3.2 地层岩性 | 第30-32页 |
| 3.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2-35页 |
| 3.5 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 3.5.1 地下水漏斗区 | 第35页 |
| 3.5.2 咸水入侵 | 第35-38页 |
| 4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的古河道特征分析 | 第38-66页 |
| 4.1 地电模型反演与特征分析 | 第38-43页 |
| 4.1.1 不同采集装置对模型的响应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 4.1.2 迭代次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 4.2 数据的采集 | 第43-45页 |
| 4.2.1 测线选取 | 第43-44页 |
| 4.2.2 测量方法 | 第44-45页 |
| 4.3 数据预处理 | 第45-48页 |
| 4.3.1 数据“噪音”的处理 | 第45-47页 |
| 4.3.2 数据的反演计算 | 第47-48页 |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8-66页 |
| 4.4.1 基于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图像分析 | 第48-61页 |
| 4.4.2 基于电测深曲线分析 | 第61-64页 |
| 4.4.3 基于测井曲线的分析 | 第64-6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 5.2 建议与展望 | 第67-68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7 致谢 | 第75-76页 |
|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