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符号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常规堰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迷宫堰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其他堰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7-18页 |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18-25页 |
2.1 实验系统 | 第18页 |
2.2 实验模型 | 第18-19页 |
2.2.1 齿型堰模型 | 第18页 |
2.2.2 Z型堰模型 | 第18-19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19-22页 |
2.3.1 齿型堰实验方案 | 第19-20页 |
2.3.2 Z型堰实验方案 | 第20-21页 |
2.3.3 模型的制作与安装 | 第21-22页 |
2.4 实验测试 | 第22-24页 |
2.4.1 实验流量 | 第22页 |
2.4.2 测量断面设计 | 第22-23页 |
2.4.3 测试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23-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3 齿型堰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43页 |
3.1 齿型堰水流特性 | 第25-30页 |
3.1.1 齿型堰水流流态 | 第25-26页 |
3.1.2 齿型堰过堰水流水面线 | 第26-29页 |
3.1.3 齿型堰下游流速场 | 第29-30页 |
3.2 堰顶水头H与流量Q的关系 | 第30-31页 |
3.3 齿型堰流量公式 | 第31-34页 |
3.3.1 常规堰流量公式推导 | 第31-32页 |
3.3.2 齿型堰流量公式推导 | 第32-34页 |
3.4 齿型堰流量系数 | 第34-39页 |
3.4.1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3.4.2 齿型堰流量系数m_(c0)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3.5 齿型堰流量系数m_(c0)计算公式 | 第39-42页 |
3.5.1 现有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 第39-41页 |
3.5.2 齿型堰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Z型堰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56页 |
4.1 Z型堰水流特性 | 第43-47页 |
4.1.1 Z型堰水流流态 | 第43-44页 |
4.1.2 Z型堰过堰水流水面线 | 第44-45页 |
4.1.3 Z型堰下游流速场 | 第45-47页 |
4.2 Z型堰过堰流量计算公式 | 第47-49页 |
4.3 Z型堰过流能力分析 | 第49-51页 |
4.3.1 Z型堰堰顶水头H与流量Q的关系 | 第49-50页 |
4.3.2 Z型堰过流效率 | 第50-51页 |
4.4 Z型堰的流量系数 | 第51-54页 |
4.4.1 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4.4.2 Z型堰流量系数m_z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4.4.3 Z型堰流量系数m_z计算公式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7 致谢 | 第62-63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