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消防工作论文

北京某地铁站的火灾和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1 我国地铁发展状况第12页
        1.1.2 北京地铁灾害事故统计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5.2 观察法第15页
        1.5.3 数值模拟法第15-16页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第16-27页
    2.1 地铁大客流第16页
    2.2 地铁火灾研究综述第16-20页
        2.2.1 实地实验研究第16-17页
        2.2.2 模型实验研究第17页
        2.2.3 软件模拟研究第17-18页
        2.2.4 火灾发生过程第18-20页
        2.2.5 火灾增长速率第20页
    2.3 疏散研究综述第20-23页
        2.3.1 模型模拟疏散研究第20-21页
        2.3.2 问卷及观测疏散研究第21页
        2.3.3 疏散时间第21-23页
    2.4 数值模拟软件第23-25页
        2.4.1 建模软件PyroSim第23-24页
        2.4.2 火灾模拟软件FDS第24-25页
        2.4.3 人员疏散模拟软件EVACNET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地铁站火灾模型研究第27-51页
    3.1 地铁站模拟模型建立第27-29页
        3.1.1 地铁站参数确定第27页
        3.1.2 模型网格划分第27-28页
        3.1.3 地铁站模拟模型第28-29页
    3.2 地铁站火灾模拟模型建立第29-35页
        3.2.1 影响疏散的火灾参数第29-31页
        3.2.2 地铁站火灾模拟参数确定第31-35页
        3.2.3 地铁站火灾模拟模型第35页
    3.3 地铁列车火灾模拟模型分析第35-42页
        3.3.1 烟气蔓延过程第35-36页
        3.3.2 烟层高度第36-39页
        3.3.3 烟气温度第39-41页
        3.3.4 能见度第41-42页
    3.4 地铁站台火灾模拟模型分析第42-50页
        3.4.1 烟气蔓延过程第42-43页
        3.4.2 烟层高度第43-47页
        3.4.3 烟气温度第47-48页
        3.4.4 能见度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地铁站人员疏散模型研究第51-59页
    4.1 人员疏散模型参数第51-52页
        4.1.1 疏散人数确定第51页
        4.1.2 人员步行速度确定第51-52页
        4.1.3 疏散人员初始位置第52页
        4.1.4 疏散时间第52页
    4.2 人员疏散模拟模型分析第52-55页
        4.2.1 人员疏散过程第52-53页
        4.2.2 地铁列车火灾各观测点的模拟疏散时间第53-54页
        4.2.3 地铁站台火灾各观测点的模拟疏散时间第54-55页
    4.3 安全疏散计算第55-57页
        4.3.1 疏散时间第55-56页
        4.3.2 安全疏散判定标准第56页
        4.3.3 疏散结果判定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地铁站人员疏散的改进建议第59-62页
    5.1 人员未能完成安全疏散的原因第59页
    5.2 针对性建议第59-61页
        5.2.1 有效利用广播等设备第60页
        5.2.2 张贴安全疏散注意事项及指引标识第60页
        5.2.3 有效利用车载设备第60页
        5.2.4 有效利用车票第60-61页
        5.2.5 配备专业人员指引第61页
        5.2.6 闸机等处设置快速拆卸阻隔第61页
        5.2.7 增加站台引导人员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2-63页
    6.2 不足和展望第63-64页
        6.2.1 不足第63页
        6.2.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A第67-72页
附录B第72-7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8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众分类在医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轻量化的CRH3型动车组底架结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