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事业部基于供应链的客户服务管理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8页 |
1.1.1 宏观环境 | 第11-16页 |
1.1.2 微观环境 | 第16-1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8-19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1.3 研究方法及其思路 | 第19-23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客户管理理论体系 | 第23-31页 |
2.1 客户分类、客户关系定位 | 第23-24页 |
2.2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 第24-25页 |
2.3 客户服务管理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新要求 | 第25-27页 |
2.3.1 提供客户个性化服务的节能方案 | 第25-26页 |
2.3.2 客户节能服务高风险控制 | 第26-27页 |
2.4 客户服务的评价 | 第27-31页 |
2.4.1 格罗鲁斯的服务质量模型 | 第27-28页 |
2.4.2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第28-29页 |
2.4.3 SERVQUAL模型 | 第29-31页 |
第三章 EPC事业部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1-43页 |
3.1 EPC事业部简介 | 第31页 |
3.2 EPC事业部的流程分析 | 第31-39页 |
3.2.1 EPC事业部的信息系统 | 第32-33页 |
3.2.2 客户信息管理流程 | 第33-34页 |
3.2.3 市场销售预测流程 | 第34-35页 |
3.2.4 产品发布和推广流程 | 第35-36页 |
3.2.5 EPC事业部的订单管理流程 | 第36-37页 |
3.2.6 EPC事业部的营销计划控制流程 | 第37-38页 |
3.2.7 EPC事业部的绩效指标 | 第38-39页 |
3.3 EPC事业部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 第39-43页 |
3.3.1 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3.3.2 应对策略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优化EPC事业部客户服务 | 第43-60页 |
4.1 构建以优化客户服务为目标的供应链 | 第43页 |
4.2 EPC事业部客户服务的特点 | 第43-44页 |
4.3 EPC为客户服务优化供应链的思路 | 第44-53页 |
4.3.1 实现供应链优化的整体框架 | 第45-46页 |
4.3.2 客户订单管理 | 第46-48页 |
4.3.3 营销服务策略 | 第48-49页 |
4.3.4 运营服务策略 | 第49页 |
4.3.5 采购服务策略 | 第49-50页 |
4.3.6 运输管理 | 第50-51页 |
4.3.7 仓库管理 | 第51页 |
4.3.8 建立可见性和分析能力 | 第51-52页 |
4.3.9 合作伙伴协作和表现管理 | 第52-53页 |
4.4 信息技术解决方案设计 | 第53-54页 |
4.5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绩效评价 | 第54-60页 |
4.5.1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绩效指标 | 第54-55页 |
4.5.2 客户服务质量评价 | 第55-60页 |
第五章 基于服务资金短缺的合同模式创新 | 第60-72页 |
5.1 合同能源管理当前的融资模式 | 第60-61页 |
5.1.1 保证节能量模式 | 第60-61页 |
5.1.2 共享节能量模式 | 第61页 |
5.1.3 其它融资模式 | 第61页 |
5.2 EPC事业部资金状况以及短缺的原因 | 第61-62页 |
5.3 EPC事业部市场现状及其预测 | 第62-65页 |
5.3.1 国内通信行业节能市场 | 第62页 |
5.3.2 市场投资回报预测 | 第62-65页 |
5.4 EPC事业部供应链合同模式创新策略 | 第65-72页 |
5.4.1 碳排放权预售模式 | 第66-67页 |
5.4.2 碳排放期货交易模式 | 第67-68页 |
5.4.3 合同能源碳交易流程 | 第68页 |
5.4.4 通过碳金融市场融资的绩效分析 | 第68-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论文研究总结 | 第72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附录A | 第77-79页 |
附录B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