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14-2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3-44页 |
1. 细胞凋亡与肿瘤 | 第23-29页 |
1.1 细胞凋亡机制 | 第23-27页 |
1.2 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1.3 细胞凋亡与肿瘤 | 第28-29页 |
2. 谷氨酰胺代谢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 第29-39页 |
2.1 谷氨酰胺代谢概述 | 第29-30页 |
2.2 谷氨酰胺代谢在肿瘤细胞中的变化 | 第30-32页 |
2.2.1 谷氨酰胺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 第30-31页 |
2.2.2 谷氨酰胺转运体在肿瘤细胞中的变化 | 第31-32页 |
2.3 肿瘤细胞中的谷氨酰胺代谢调节 | 第32-34页 |
2.3.1 MYC与肿瘤细胞谷氨酰胺代谢 | 第32-33页 |
2.3.2 p53与肿瘤细胞谷氨酰胺代谢 | 第33-34页 |
2.3.3 Ras以及Rho GTPases与肿瘤细胞谷氨酰胺代谢 | 第34页 |
2.4 谷氨酰胺代谢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 第34-39页 |
2.4.1 限制谷氨酰胺摄取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 第35-36页 |
2.4.2 抑制谷氨酰胺酶Ⅰ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 第36-39页 |
2.4.3 谷氨酰胺酶Ⅱ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 第39页 |
3. 依托泊苷(Etoposide)的抗肿瘤机理及其耐药性 | 第39-40页 |
4. 顺铂(Cisplatin)的抗肿瘤机理及其耐药性 | 第40-41页 |
5.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的研究介绍 | 第41-44页 |
5.1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简介 | 第41-42页 |
5.2 乳腺癌细胞简介 | 第42-44页 |
第二章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44-47页 |
1. 立题依据 | 第44-45页 |
2. 研究目的 | 第45页 |
3. 研究内容 | 第45-46页 |
4. 技术路线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抑制谷氨酰胺代谢对顺铂或依托泊苷引起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7-70页 |
1. 引言 | 第47-4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8-5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48-49页 |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48-49页 |
2.1.2 试验仪器和耗材 | 第4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49-53页 |
2.2.1 细胞培养和处理 | 第49-50页 |
2.2.2 细胞传代和接种 | 第50页 |
2.2.3 细胞收集和蛋白的提取 | 第50-51页 |
2.2.4 蛋白印迹 | 第51-52页 |
2.2.5 Caspase-3活性检测 | 第52-53页 |
2.2.6 CCK-8检测细胞增殖 | 第53页 |
2.2.7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第53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53-54页 |
3. 结果 | 第54-65页 |
3.1 谷氨酰胺缺失、顺铂和依托泊苷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4-56页 |
3.2 谷氨酰胺缺失对顺铂或依托泊苷引起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6-59页 |
3.3 谷氨酰胺缺失联合顺铂或依托泊苷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9-62页 |
3.4 BPTES联合顺铂或依托泊苷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2-64页 |
3.5 谷氨酰胺酶Ⅰ抑制剂联合顺铂或依托泊昔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4-65页 |
4. 讨论 | 第65-69页 |
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谷氨酰胺缺失对顺铂或依托泊苷诱导的TET21N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0-86页 |
1. 引言 | 第70-7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71-7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71-72页 |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71页 |
2.1.2 试验仪器和耗材 | 第71-7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72-73页 |
2.2.1 细胞培养和处理 | 第72页 |
2.2.2 细胞传代和接种 | 第72页 |
2.2.3 细胞收集和蛋白的提取 | 第72页 |
2.2.4 蛋白印迹 | 第72页 |
2.2.5 Caspase-3活性检测 | 第72页 |
2.2.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第72-73页 |
2.2.7 细胞释放的LDH活性的检测 | 第73页 |
2.2.8 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的检测 | 第73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73-74页 |
3. 结果 | 第74-82页 |
3.1 谷氨酰胺缺失引起TET21N细胞LDH活性变化 | 第74页 |
3.2 谷氨酰胺缺失促进顺铂但抑制依托泊昔引起的TET21NMYC~+细胞凋亡 | 第74-76页 |
3.3 谷氨酰胺缺失联合顺铂或依托泊苷对TET21N细胞的凋亡作用不依赖于NMYC的表达 | 第76-77页 |
3.4 谷氨酰胺缺失联合顺铂或依托泊苷对TET21N细胞产生的凋亡效应涉及外源性凋亡途径 | 第77-79页 |
3.5 谷氨酰胺缺失联合顺铂或依托泊苷对TET21N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 第79-80页 |
3.6 谷氨酰胺缺失对顺铂或依托泊苷的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 第80-82页 |
4. 讨论 | 第82-85页 |
5.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谷氨酰胺缺失联合顺铂或依托泊苷促进或抑制TET21N细胞凋亡的机制 | 第86-109页 |
1. 引言 | 第8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6-9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86-87页 |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86-87页 |
2.1.2 试验仪器和耗材 | 第8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87-90页 |
2.2.1 细胞培养和处理 | 第87页 |
2.2.2 细胞传代和接种 | 第87-88页 |
2.2.3 细胞收集和蛋白的提取 | 第88页 |
2.2.4 蛋白印迹 | 第88页 |
2.2.5 Caspase-3活性检测 | 第88页 |
2.2.6 氧消耗测定 | 第88页 |
2.2.7 细胞钙离了摄取检测 | 第88-89页 |
2.2.8 线粒体ROS检测 | 第89页 |
2.2.9 细胞巯基基团(SH)检测 | 第89页 |
2.2.10 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和AIF的检测 | 第89-90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90页 |
3. 结果 | 第90-102页 |
3.1 谷氨酰胺缺失对TET21NMYC~+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影响 | 第90-91页 |
3.2 谷氨酰胺缺失对TET21NMYC~+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91-95页 |
3.3 Caspase在TET21NMY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第95-96页 |
3.4 AIF参与谷氨酰胺缺失引起的TET21N细胞凋亡 | 第96-97页 |
3.5 谷氨酰胺缺失对TET21NMYC~+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 | 第97页 |
3.6 线粒体ROS的产生在TET21NMY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第97-99页 |
3.7 线粒体ROS的产生在TET21N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 | 第99-101页 |
3.8 Akt和亲环素A在TET21NMY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第101-102页 |
4. 讨论 | 第102-107页 |
5. 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 | 第109-112页 |
1. 结论 | 第109-111页 |
2. 创新点 | 第111页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8页 |
附图 | 第128-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