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 第9-16页 |
1.2.1 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类型和体系 | 第11-13页 |
1.2.2 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 | 第13页 |
1.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合理布置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2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理论 | 第19-31页 |
2.1 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2.1.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1.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假定 | 第21-22页 |
2.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要求 | 第22-24页 |
2.2.1 框架-剪力墙结构对总剪力的要求 | 第22页 |
2.2.2 刚度特征值λ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 第22-24页 |
2.3 剪力墙布置原则与要求 | 第24-27页 |
2.3.1 剪力墙布置原则 | 第24-25页 |
2.3.2 剪力墙布置要求 | 第25-26页 |
2.3.3 剪力墙布置的最大间距 | 第26-27页 |
2.4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数量的确定 | 第27-29页 |
2.4.1 影响剪力墙数量的因素 | 第27-28页 |
2.4.2 剪力墙的合理数量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平面不规则与扭转效应 | 第31-41页 |
3.1 平面不规则结构扭转问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3.2 平面不规则的判定 | 第32-37页 |
3.2.1 国外对平面不规则的规定 | 第32-33页 |
3.2.2 我国对平面不规则的规定 | 第33-37页 |
3.3 扭转性能研究 | 第37-39页 |
3.3.1 扭转变形计算 | 第37-38页 |
3.3.2 结构扭转控制措施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工程实例 | 第41-69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1-44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44-48页 |
4.3 模型对比分析 | 第48-65页 |
4.3.1 扭转指标对比分析 | 第48-59页 |
4.3.2 内力特性对比分析 | 第59-64页 |
4.3.3 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4.4 最优模型的选取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