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第14-26页 |
2.1 “中国梦”是一面旗帜 | 第14页 |
2.2 “中国梦”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2.2.1 “中国梦”的历史渊源 | 第14-18页 |
2.2.2 “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 第18-19页 |
2.2.3 “中国梦”的时代背景 | 第19-20页 |
2.2.4 “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 第20-21页 |
2.2.5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 第21-22页 |
2.3 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22-26页 |
2.3.1 理想信念的含义 | 第22-24页 |
2.3.2 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概念 | 第24页 |
2.3.3 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3.4 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 | 第25-26页 |
3 “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第26-35页 |
3.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考察 | 第26-28页 |
3.1.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塑与困难时期 | 第26-27页 |
3.1.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稳步发展时期 | 第27-28页 |
3.1.3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3.2 “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 第28-33页 |
3.2.1 “中国梦”创新了话语体系 | 第28-30页 |
3.2.2 “中国梦”助力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 | 第30-32页 |
3.2.3 “中国梦”引领下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凝聚青春正能量 | 第32-33页 |
3.3 “中国梦”助推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 | 第33-35页 |
3.3.1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 第33-34页 |
3.3.2 “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 第34-35页 |
4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途径分析 | 第35-44页 |
4.1 以“中国梦”为主题,搭建课堂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 | 第35-38页 |
4.1.1 引导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性认知 | 第35页 |
4.1.2 创新课堂教学中的“中国梦”教育内容 | 第35-38页 |
4.2 构筑“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平台 | 第38-41页 |
4.2.1 精心设计课内实践教学活动 | 第38-39页 |
4.2.2 加强课外实践教学 | 第39-41页 |
4.3 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以“中国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 | 第41-42页 |
4.3.1 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 第41页 |
4.3.2 丰富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 第41-42页 |
4.4 建设网络新阵地,以“中国梦”丰富理想信念教育途径 | 第42-44页 |
4.4.1 利用互联网进行“中国梦”教育 | 第42-43页 |
4.4.2 开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移动网络新渠道 | 第43-44页 |
5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