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6-7页
   ·课题来源第6页
   ·研究背景第6-7页
2 文献综述第7-17页
   ·归因的概念及其对捐助行为的影响第7-8页
   ·入际视角下的归因偏好第8-11页
   ·群际视角下的归因偏好第11-13页
   ·归因的双重加工第13-14页
   ·归因的教育干预第14-17页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7-19页
   ·问题提出第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8-19页
4 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第19-30页
   ·实验一 人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第19-24页
   ·实验二 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第24-29页
   ·小结第29-30页
5 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教育干预第30-49页
   ·实验三 人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教育干预第30-40页
   ·实验四 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教育干预第40-48页
   ·小结第48-49页
6 总讨论第49-52页
   ·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具有人际性和隐蔽性第49-50页
   ·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可塑性及不同方式干预的效果差异性第50-52页
7 研究结论第52-53页
8 研究创新、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第53-55页
   ·研究创新第53页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一:实验一材料第60-61页
附录二:实验二材料第61-63页
附录三:干预方案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情境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影响机制
下一篇:冒险行为领域特殊性的ERP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