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保护生物学论文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及空缺分析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19页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第16页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与系统保护规划第16-17页
     ·系统保护规划软件介绍第17-18页
     ·GAP分析第18-19页
     ·中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研究现状第19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中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物种及生态系统第21-29页
   ·关键物种识别和筛选第21-25页
     ·基础数据收集第21页
     ·关键物种的选择标准第21页
     ·关键物种名录确定第21-22页
     ·关键物种的空间分布第22-25页
   ·重要生态系统识别和筛选第25-29页
     ·基础数据收集第25-27页
     ·评估方法第27页
     ·重要生态系统确定第27页
     ·重要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第27-29页
第三章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第29-40页
   ·引言第29页
   ·数据与方法第29-31页
     ·不可替代性分析第29-31页
     ·保护优先性分析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不可替代性结果第31-33页
     ·保护优先区第33-38页
   ·讨论第38-40页
第四章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第40-46页
   ·引言第40页
   ·数据与方法第40页
   ·结果分析第40-44页
   ·保护规划建议第44-46页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分区保护网络体系规划(以秦岭为例)第46-54页
   ·引言第46页
   ·研究区范围第46-47页
   ·关键物种名录第47-48页
   ·研究方法第48-50页
     ·物种潜在生境分布区确定第48页
     ·优先保护分析第48-49页
     ·保护空缺分析第49-50页
   ·结果分析第50-52页
     ·物种潜在生境分布第50页
     ·优先区及空缺地区第50-52页
   ·讨论第52-54页
     ·潜在生境分布研究第52页
     ·保护区规划建议第52-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研究结论第54-55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7-68页
承诺书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及分子进化研究
下一篇:CO2对拟南芥气孔运动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