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旋流器中氧化铝陶瓷衬里的耐磨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重介质旋流器 | 第10-11页 |
| ·重介质旋流器简介 | 第10页 |
| ·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 第10页 |
| ·重介质旋流器内衬材料 | 第10-11页 |
| ·氧化铝陶瓷的生产工艺 | 第11-14页 |
| ·Al_2O_3的结构 | 第11-12页 |
| ·原料的选择 | 第12页 |
| ·成型方式的选择 | 第12-13页 |
| ·烧成制度选择 | 第13-14页 |
| ·复相氧化铝陶瓷 | 第14-15页 |
| ·相变增韧 | 第14页 |
| ·晶须和纤维增强增韧 | 第14页 |
| ·颗粒增强增韧 | 第14-15页 |
| ·复合增韧 | 第15页 |
| ·等离子熔覆技术 | 第15-19页 |
| ·等离子熔覆机理 | 第16页 |
| ·等离子熔覆材料的特点 | 第16-17页 |
| ·常用等离子熔覆材料 | 第17-19页 |
| ·摩擦及磨损的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 ·摩擦和磨损的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 ·重介质旋流器的磨损形式 | 第20页 |
| ·陶瓷磨损机理 | 第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20-22页 |
| 第2章 氧化铝耐磨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2-27页 |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2-23页 |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 ·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 | 第23-27页 |
| ·体积密度与气孔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4页 |
| ·物相分析 | 第24页 |
| ·单位面积磨损量 | 第24-25页 |
| ·金相分析 | 第25页 |
| ·显微硬度 | 第25-27页 |
| 第3章 生产工艺对氧化铝陶瓷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27-38页 |
| ·实验方案与内容 | 第27-29页 |
| ·实验原料 | 第27页 |
| ·陶瓷试样的制备 | 第27-28页 |
| ·烧结 | 第28-29页 |
|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29-37页 |
| ·成型压力对氧化铝陶瓷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29-31页 |
| ·保压时间对氧化铝陶瓷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31-34页 |
| ·烧成温度对氧化铝陶瓷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复相氧化铝耐磨陶瓷研究 | 第38-46页 |
| ·实验方案与内容 | 第38-39页 |
| ·初步试验 | 第38页 |
| ·修正试验 | 第38-3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 ·物相分析 | 第39-40页 |
| ·体积密度与气孔率 | 第40-42页 |
| ·磨损量 | 第42-44页 |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熔覆技术制备氧化铝耐磨涂层 | 第46-53页 |
| ·实验方案与内容 | 第46-49页 |
| ·实验原料 | 第46页 |
| ·熔覆粉末的准备 | 第46-48页 |
| ·等离子熔覆过程 | 第48-4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 ·物相分析 | 第49-50页 |
| ·显微分析 | 第50-51页 |
| ·显微硬度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第60-6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