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猪伪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 第12-42页 |
1 认识历程及命名 | 第12-14页 |
·认识历程 | 第12页 |
·我国PR现状 | 第12-13页 |
·病原 | 第13-14页 |
2 病毒分子生物学特点 | 第14-22页 |
·病毒粒子结构 | 第14-15页 |
·基因组 | 第15-16页 |
·核心基因 | 第16-18页 |
·伪狂犬病毒复制周期 | 第18-22页 |
·病毒入侵过程 | 第18-19页 |
·病毒转录过程 | 第19-20页 |
·病毒释放过程 | 第20-22页 |
3 病毒蛋白与功能 | 第22-24页 |
·糖蛋白命名 | 第22页 |
·糖蛋白和内吞作用 | 第22-23页 |
·必需糖蛋白 | 第23页 |
·非必需糖蛋白 | 第23-24页 |
4 易感动物 | 第24页 |
5 病毒感染 | 第24-26页 |
·急性感染 | 第24-25页 |
·潜伏感染 | 第25-26页 |
6 诊断 | 第26-28页 |
·传统诊断方法 | 第26-27页 |
·病毒的分离鉴定 | 第26页 |
·动物实验 | 第26-27页 |
·病毒粒子的形态观察 | 第27页 |
·免疫学诊断方法 | 第27-28页 |
·中和试验 | 第27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第27-28页 |
·乳胶凝集试验 | 第28页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 第28页 |
7 疫苗 | 第28-31页 |
·灭活疫苗 | 第28-29页 |
·弱毒活疫苗 | 第29页 |
·DNA疫苗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2页 |
第二章 伪狂犬病毒新流行毒株中和抗原特性研究 | 第42-54页 |
摘要 | 第42-43页 |
1 材料 | 第43页 |
·病毒与PRV抗血清 | 第43页 |
·其它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2 方法 | 第43-46页 |
·BHK-21细胞的复苏 | 第43-44页 |
·BHK-21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44页 |
·伪狂犬病毒ZJ-01株和LA株TCID_(50)的测定 | 第44-45页 |
·PRV ELISA抗体测定 | 第45页 |
·gB ELISA方法操作步骤 | 第45页 |
·gE ELISA方法操作步骤 | 第45页 |
·病毒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 第45-46页 |
3 结果 | 第46-49页 |
·细胞病变与病毒TCID_(50) | 第46-47页 |
·血清PRV ELISA抗体测定 | 第47-48页 |
·清交叉中和抗体效价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ABSTRACT | 第53-54页 |
第三章 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制备与小鼠体液免疫特性 | 第54-68页 |
摘要 | 第54-55页 |
1 材料 | 第55-56页 |
·毒和细胞 | 第55-56页 |
·实验动物 | 第56页 |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6页 |
2 方法 | 第56-59页 |
·病毒增殖 | 第56页 |
·病毒TCID_(50)测定 | 第56-57页 |
·灭活方法筛选 | 第57页 |
·甲醛灭活方法的筛选 | 第57页 |
·过氧化氢灭活方法的筛选 | 第57页 |
·灭活疫苗的制备 | 第57页 |
·小鼠免疫保护试验 | 第57-58页 |
·小鼠PRV ELISA抗体检测方法 | 第58页 |
·ELISA抗原制备 | 第58页 |
·间接ELISA具体步骤如下 | 第58页 |
·PR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 第58-59页 |
3 结果 | 第59-62页 |
·病毒增殖与病毒滴度测定 | 第59页 |
·病毒灭活方法的筛选 | 第59-60页 |
·甲醛灭活时间筛选 | 第59页 |
·过氧化氢灭活条件的筛选 | 第59-60页 |
·小鼠免疫效果 | 第60-62页 |
·ELISA抗体水平 | 第60-62页 |
·中和抗体水平 | 第62页 |
4 讨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ABSTRACT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