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四种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前言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术语解释 | 第17-21页 |
| ·有关网球技术相关术语 | 第17-18页 |
| ·有关运动学相关术语 | 第18-21页 |
| ·有关动力学相关术语 | 第2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1-40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运动捕捉系统概述 | 第21-24页 |
| ·运动捕捉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 ·运动捕捉系统发展阶段 | 第22-24页 |
| ·网球发球的生物力学特征 | 第24-39页 |
| ·网球发球特征 | 第24-29页 |
| ·网球运动员肩部损伤特征 | 第29-36页 |
| ·网球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 第36-39页 |
| ·运动捕捉系统在网球发球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3 VICON运动捕捉系统功能与特色 | 第40-45页 |
| ·VICON运动捕捉系统功能 | 第40-41页 |
| ·VICON运动捕捉系统发展阶段 | 第40页 |
| ·VICON运动捕捉系统功能 | 第40-41页 |
| ·VICON运动捕捉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理论 | 第41-45页 |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45-55页 |
| ·研究对象 | 第45页 |
| ·研究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5-52页 |
| ·VICON运动捕捉系统 | 第45-51页 |
| ·肌电仪 | 第51-52页 |
| ·测试流程 | 第52-54页 |
| ·VICON运动捕捉系统测试流程 | 第52-53页 |
| ·肌电测试流程 | 第53-54页 |
| ·资料处理和数据分析 | 第54-55页 |
| ·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分析 | 第54-55页 |
| ·肌电数据分析 | 第55页 |
| 5 实验结果 | 第55-68页 |
| ·四种网球发球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 | 第55-65页 |
| ·四种网球发球动作的运动学特征 | 第55-61页 |
| ·四种网球发球动作的动力学特征 | 第61-65页 |
| ·四种网球发球动作的肌电数据 | 第65-68页 |
| ·四种网球发球动作过程中各肌肉活动直观图 | 第65-66页 |
| ·四种网球动作过程中各肌肉活动顺序 | 第66-67页 |
| ·四种网球发球动作过程中肌肉积分肌电值 | 第67-68页 |
| 6 讨论 | 第68-72页 |
| ·不同网球发球类型(一发和二发)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68-69页 |
| ·不同网球发球站位(分腿和并腿)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69-71页 |
| ·不同网球发球动作主要肌肉群的肌电信号特征分析 | 第71-72页 |
| 7 结论和建议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研究不足 | 第73页 |
| ·研究创新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附录 | 第80-81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