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2页 |
·萜类化合物简介 | 第9-10页 |
·次丹参酮二烯简介 | 第9-10页 |
·番茄红素简介 | 第10页 |
·萜类化合物的生产现状 | 第10-13页 |
·丹参酮的生产 | 第11页 |
·番茄红素的生产现状 | 第11-13页 |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 第13-15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次丹参酮二烯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4-15页 |
·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5页 |
·代谢工程简介 | 第15-19页 |
·代谢工程的关键问题及策略 | 第15-17页 |
·代谢工程在微生物法生产番茄红素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酵母菌的特征 | 第19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50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6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25页 |
·培养基、生长条件 | 第25-26页 |
·实验溶液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50页 |
·基因元件的克隆 | 第26-31页 |
·调控元件的克隆 | 第31-32页 |
·携带基因元件的质粒的构建 | 第32-45页 |
·次丹参酮二烯工程菌的构建 | 第45-47页 |
·番茄红素工程菌的构建 | 第47-48页 |
·发酵条件及提取方法 | 第48-5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4页 |
·携带功能模块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携带外源次丹参酮二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3页 |
·在酿酒酵母中构建次丹参酮二烯合成途径 | 第53-54页 |
·通过增加FPP的供应提高次丹参酮二烯产量 | 第54-55页 |
·通过改善GGPP供给提高次丹参酮二烯的产量 | 第55-56页 |
·改变筛选标记提高次丹参酮二烯产量 | 第56-57页 |
·组合调控FPP和GGPP供给提高次丹参酮二烯产量 | 第57-58页 |
·组合模块应用于番茄红素工程菌 | 第58-62页 |
·携带外源番茄红素合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8-59页 |
·在酿酒酵母中构建番茄红素合成途径 | 第59页 |
·组合调控FPP和GGPP供给提高番茄红素产量 | 第59-60页 |
·利用番茄红素验证单基因效果 | 第60-62页 |
·优化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产量 | 第62-64页 |
·次丹参酮二烯菌株高密度发酵 | 第62页 |
·番茄红素菌株的高密度发酵 | 第62-64页 |
4 结论 | 第64-65页 |
5 展望 | 第65-66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3-74页 |
8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