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8页
   ·淡水湖泊浮游植物研究现状第11-12页
     ·浮游植物的概念及其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11页
     ·浮游植物的季节性和空间性组成分布规律第11-12页
     ·千岛湖浮游植物的研究现状第12页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第12-15页
     ·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2-15页
     ·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第15页
   ·分子方法在浮游植物鉴定中的应用第15-16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第18-38页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千岛湖自然情况第18-19页
     ·采样点设置第19-20页
     ·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20页
     ·浮游植物数据处理第20-21页
   ·结果第21-35页
     ·千岛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第21-23页
     ·千岛湖浮游植物的生物密度第23-28页
     ·千岛湖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第28-33页
     ·千岛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第33-34页
     ·多样性分析第34-35页
   ·讨论第35-38页
     ·历史演替第35-36页
     ·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第36-38页
第三章 千岛湖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第38-51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采样点设置及采样方法第38页
     ·水质数据测定及数据处理第38-39页
   ·结果第39-49页
     ·环境因子及营养盐变化第39-43页
     ·水质因子与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关系第43-47页
     ·水质因子与浮游植物的相关性分析第47-49页
   ·讨论第49-51页
     ·水质因子的变化规律第49页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9-51页
第四章 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第51-62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样品采集第51页
     ·样品DNA提取、PCR扩增第51-52页
     ·高通量测序第52页
     ·分析方法第52页
   ·结果第52-59页
     ·测序多样性结果第52-54页
     ·组成分析第54-55页
     ·各门类种属数第55-56页
     ·门类组成空间差异的主成分分析第56-58页
     ·门类组成的空间差异聚类分析第58页
     ·镜检及分子检测优势种对比第58-59页
   ·讨论第59-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球菌产类胡萝卜素代谢通路的探究
下一篇:0~#柴油和平湖原油对黑棘鲷的分子毒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