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电站生态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生态调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2章 梯级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产生的影响 | 第16-19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梯级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产生的影响 | 第16-18页 |
| ·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 第16页 |
| ·对水文及水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库区淤积与富营养化 | 第17页 |
| ·对水温和土壤的影响 | 第17页 |
| ·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3章 梯级水电站生态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建立 | 第19-31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 第19-20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的理论基础 | 第19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的基本原则 | 第19-20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的准则 | 第20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模型建立 | 第20-23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的目标 | 第21-22页 |
| ·目标函数 | 第22页 |
| ·约束条件 | 第22-23页 |
| ·权重的计算 | 第23-26页 |
| ·权重简介及求解步骤 | 第23-25页 |
| ·权重系数的求解 | 第25-26页 |
| ·模型的求解 | 第26-27页 |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26页 |
| ·遗传算法的优点 | 第26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26-27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方案优选 | 第27-30页 |
| ·兴利指标评价 | 第27-28页 |
| ·生态指标评价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31-38页 |
| ·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31-32页 |
| ·Tennant法 | 第31-32页 |
| ·水文序列法 | 第32页 |
| ·最小月平均流量法 | 第32页 |
| ·改进的 7Q10法 | 第32页 |
| ·经验估算法 | 第32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2-36页 |
| ·计算结果 | 第33-35页 |
| ·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5章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实例应用及效果评价 | 第38-52页 |
| ·黄河及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水库简介 | 第38-42页 |
| ·龙羊峡水电站资料 | 第39-42页 |
| ·生态调度模型建立及计算 | 第42-50页 |
| ·年径流资料 | 第42-44页 |
| ·梯级水电站生态调度准则 | 第44页 |
| ·建立模型及计算 | 第44-45页 |
| ·方案优选 | 第45-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附录B 与本文相关的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资料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