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页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的概念及特点第17-23页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的概念第17-18页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第17页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第17-18页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的特点第18-22页
     ·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第18-20页
     ·决策主体的复杂性第20页
     ·决策目标的多元性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存在的问题第23-28页
   ·决策短视现象普遍第23-24页
     ·决策短视概念的界定第23页
     ·决策短视的判定标准第23-24页
   ·决策水平不高第24-25页
     ·决策逻辑思维并不科学第24-25页
     ·决策知识体系有待完备第25页
   ·决策规范性不足第25-26页
     ·决策程序规范性缺失第25-26页
     ·决策责任认定规范性缺失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4章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6页
   ·主体的认知存在局限性第28-30页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的特点对主体认知的影响第28页
     ·“小群体”对决策主体认知的影响第28-29页
     ·决策主体的诉求表达机制对主体认知的影响第29-30页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缺陷第30-31页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及发展第30页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缺陷第30-31页
   ·环境管理体制并不健全第31-33页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演变第31-32页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2-33页
   ·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仍不完善第33-35页
     ·决策责任追究的事项范围模糊第33-34页
     ·决策责任追究的对象难以界定第34页
     ·决策责任追究缺乏依据第34页
     ·决策责任追究的效果较差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5章 优化我国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的途径第36-46页
   ·以公共能量场打破“政府独白”式决策第36-37页
     ·公共能量场的概念第36-37页
     ·公共能量场在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中的运用第37页
   ·健全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37-39页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规范第38页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第38-39页
   ·推进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第39-41页
     ·加快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制化进程第39页
     ·实现环保系统的垂直管理第39-40页
     ·深化环境管理的社会化程度第40-41页
   ·进一步规范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程序第41-43页
     ·加强项目决策程序中的信息反馈第41-42页
     ·完善项目决策程序中的动态评估第42-43页
   ·强化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责任的追究第43-45页
     ·强化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责任追究的重要性第43页
     ·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的完善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家庄市某深基坑变形与支护相互作用分析
下一篇:政府在京津冀沿海港口群协同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