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织物疵点检测方法概述 | 第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2 织物疵点检测算法设计 | 第14-24页 |
·织物 | 第14页 |
·织物疵点 | 第14-15页 |
·织物疵点检测算法 | 第15-22页 |
·织物疵点检测算法流程 | 第15-16页 |
·光照不均匀校正 | 第16-17页 |
·中值滤波 | 第17-18页 |
·直方图拉伸 | 第18-19页 |
·自适应阈值分割 | 第19-22页 |
·形态学开运算处理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织物疵点检测图像处理硬件平台 | 第24-34页 |
·SEED-DVS6446开发平台 | 第24-25页 |
·TMS320DM6446处理器系统结构 | 第25-28页 |
·ARM子系统 | 第28-29页 |
·DSP子系统 | 第29-30页 |
·视频处理子系统(VPSS) | 第30-33页 |
·视频处理前端(VPFE) | 第31页 |
·视频处理后端(VPBE)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TMS320DM6446开发软件 | 第34-42页 |
·Da Vici软件技术 | 第34页 |
·Da Vici软件架构 | 第34-35页 |
·Da Vici的软件 | 第35-39页 |
·x DAIS和x DM | 第35-36页 |
·Codec Engine概述 | 第36页 |
·Codec Engine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DSP/BIOS LINK | 第37页 |
·基于Da Vici的数字媒体软件 | 第37-38页 |
·TMS320C64x+ IMGLIB图像/视频处理库 | 第38-39页 |
·开发工具与软件 | 第39-40页 |
·Da Vici处理器的集成开发环境CCS IDE v3.3 | 第39页 |
·XDC | 第39-40页 |
·DVSDK | 第40页 |
·Da Vici软件开发流程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织物疵点检测软件设计 | 第42-50页 |
·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42-45页 |
·DSP端开发环境搭建 | 第42-43页 |
·ARM端开发环境搭建 | 第43-45页 |
·DSP端织物疵点检测算法程序设计 | 第45-47页 |
·织物疵点检测图像处理程序 | 第46页 |
·织物疵点检测算法封装 | 第46-47页 |
·ARM端织物疵点检测应用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分配共享内存 | 第47页 |
·CCD相机视频图像采集 | 第47-48页 |
·调用DSP端算法程序和算法包 | 第48-49页 |
·LCD显示织物疵点处理后的视频图像 | 第49页 |
·织物疵点检测软件的编译及运行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织物疵点检测系统实现与软件优化 | 第50-56页 |
·织物疵点检测系统硬件平台 | 第5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织物疵点检测系统软件优化 | 第52-55页 |
·算法优化 | 第53页 |
·代码优化 | 第53页 |
·CACHE和EDMA优化 | 第53-54页 |
·硬件加速优化 | 第54-55页 |
·编译器优化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 第56页 |
·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 | 第56-57页 |
·课题研究未来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