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捡拾机设计及优化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 ·装备研究 | 第15-19页 |
| ·技术研究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马铃薯捡拾机方案设计 | 第23-36页 |
| ·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 ·整机方案设计 | 第24-34页 |
| ·设计对象 | 第24-26页 |
| ·整机设计思想 | 第26页 |
| ·薯块捡拾装置方案设计 | 第26-29页 |
| ·薯土分离装置方案设计 | 第29-31页 |
| ·薯块升运装置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 ·薯块收集装置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 ·伸缩架机构的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 ·马铃薯捡拾机整机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 ·整机方案结构 | 第34页 |
| ·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马铃薯捡拾机的三维建模 | 第36-40页 |
| ·三维建模软件的选择 | 第36页 |
| ·马铃薯捡拾机的三维建模 | 第36-39页 |
| ·薯块捡拾、薯土分离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 ·薯块收集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薯块升运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 ·其他主要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9页 |
| ·马铃薯捡拾机的虚拟装配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关键零件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第40-50页 |
|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40页 |
| ·静力学分析基础 | 第40-41页 |
| ·机架的受力分析 | 第41-42页 |
| ·机架有限元分析 | 第42-47页 |
| ·建立模型 | 第42-44页 |
| ·划分网格 | 第44-45页 |
|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并进行静力求解 | 第45-46页 |
| ·结果后处理分析 | 第46-47页 |
| ·机架优化设计 | 第47-48页 |
| ·仿形机构的优化 | 第48-49页 |
| ·优化前仿形机构 | 第48-49页 |
| ·优化后仿形机构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马铃薯捡拾机样机制作及试验研究 | 第50-56页 |
| ·马铃薯捡拾机样机制作 | 第50-51页 |
| ·马铃薯捡拾机样机模拟田间试验 | 第51-52页 |
| ·试验目的和条件 | 第51页 |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51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 ·马铃薯捡拾机样机实际田间试验 | 第52-55页 |
| ·试验目的和条件 | 第52-53页 |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53-5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捡拾铲参数化设计 | 第56-64页 |
| ·参数化设计 | 第56-57页 |
| ·参数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56页 |
| ·参数化软件的选择 | 第56页 |
| ·Pro/Toolkit二次开发的基础理论 | 第56-57页 |
| ·参数化设计流程图 | 第57页 |
| ·基于Pro/E二次开发环境配置 | 第57-59页 |
| ·新建工程 | 第57-58页 |
| ·设置包含文件和库文件 | 第58-59页 |
| ·项目属性设置 | 第59页 |
| ·用户界面的开发设计 | 第59-60页 |
| ·菜单项设计 | 第60页 |
| ·人机交互界面 | 第60页 |
| ·参数化操作流程 | 第60-63页 |
| ·生成不同参数三维模型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创新点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