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7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不足第10页
       ·药用植物园景观可持续性差、管理维护成本高第10-11页
       ·药用植物园开放程度不够,市民参与性较差第11页
     ·选题意义第11-14页
       ·生态意义第11-12页
       ·经济意义第12-13页
       ·文化需求第13页
       ·理论需求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文献阅读与理论归纳第14页
       ·实地考察与实践案例第14-15页
       ·问卷调查第15-16页
     ·药用植物园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药用植物园相关理论研究第17-34页
     ·药用植物园理论研究现状第17-18页
     ·欧洲药用植物园的历史沿革第18-22页
       ·萌芽期——罗马时期的家庭花园第18-19页
       ·雏形期——中世纪修道院药草园第19页
       ·发展期——文艺复兴时期药园植物园第19-21页
       ·繁荣期——近现代欧洲药用植物园第21-22页
     ·中国药用植物园的历史沿革第22-26页
       ·萌芽期——秦汉时期上林苑古代植物园第23-24页
       ·雏形期——魏晋南北朝药圃、药园第24页
       ·发展期——唐代国家药园和诗人私家园林药园第24-25页
       ·繁荣期——近现代药用植物园第25-26页
     ·药用植物园概念界定第26-27页
       ·药用植物的定义第26页
       ·药用植物园的定义第26-27页
     ·药用植物园的分类第27-33页
       ·按药用植物园的功能和性质分第28-29页
       ·按药用植物园的隶属关系分第29-31页
       ·按药用植物园的规模分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3. 药用植物园的设计原理第34-48页
     ·生境第34-35页
       ·模仿自然群落第34-35页
       ·可持续动态的设计第35页
     ·画境第35-44页
       ·点、线、面、体视觉要素第35-37页
       ·质感与肌理第37-38页
       ·色彩第38-40页
       ·变化与统一第40-41页
       ·对称与均衡第41-42页
       ·尺度与比例第42页
       ·空间层次第42-44页
     ·意境第44-46页
       ·五行哲学与药用植物第44页
       ·文学与药用植物第44-46页
     ·善境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4.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案例研究第48-72页
     ·国内案例第48-56页
       ·北京药用植物园第48-50页
       ·北京地坛公园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第50-53页
       ·上海辰山植物园岩石与药用植物园第53-56页
     ·国外案例第56-63页
       ·英国伦敦切尔西药用植物园第56-58页
       ·瑞士诺华药草园第58-61页
       ·日本京都药用植物园第61-63页
     ·药用植物园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63-70页
       ·对药用植物园基本认知情况第63-65页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相关问题第65-70页
     ·小结第70-72页
5. 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第72-112页
     ·药用植物园的选址第72-75页
       ·环境条件第73页
       ·城市区位和交通第73-74页
       ·土壤第74页
       ·水第74页
       ·地形地貌第74-75页
       ·气候第75页
       ·原有植物尽可能丰富第75页
     ·药用植物园的规模第75-76页
     ·药用植物园的总体布局第76-82页
       ·自然式布局第76-79页
       ·规则式布局第79-80页
       ·混合式布局第80-82页
     ·药用植物园的分区规划第82-85页
       ·按药用植物生境类型分区第83页
       ·按药用植物的形态分区第83-84页
       ·按药用植物的特点分区第84页
       ·按药用植物的产地分区第84-85页
     ·药用植物园的山石设计第85-89页
       ·药用植物园地形的作用第86页
       ·药用植物园地形的特征第86-88页
       ·药用植物园的置石设计第88-89页
     ·药用植物园的水体设计第89-92页
       ·药用植物园水体的功能第89-90页
       ·药用植物园水体的形态第90-92页
     ·药用植物园的出入口及道路设计第92-97页
       ·药用植物园的出入口第92-93页
       ·药用植物园道路的功能第93-94页
       ·药用植物园道路的类型第94-95页
       ·药用植物园道路弯道和交叉口的设计第95-96页
       ·药用植物园道路设计第96-97页
     ·药用植物园的种植设计第97-101页
       ·药用植物植物配置要点第97-98页
       ·药用植物植物的植物造景第98-101页
     ·药用植物园的建筑设计第101-105页
       ·药用植物园的园林建筑第101-104页
       ·药用植物园的建筑风格与材料第104-105页
     ·药用植物园的游憩小品设计第105-107页
       ·科普性小品设施第105页
       ·游客服务类小品设施第105-106页
       ·装饰性小品第106-107页
     ·药用植物园的参与性设计第107-110页
       ·药用植物园参与性设计特征第108页
       ·药用植物园参与性设计方法第108-110页
       ·药用植物园参与性活动设计第110页
     ·小结第110-112页
6. 北京神农谷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第112-134页
     ·项目概况第112-113页
       ·优势第112-113页
       ·劣势第113页
     ·设计策略第113-114页
       ·规划设计原则第113-114页
       ·景区定位第114页
       ·设计理念第114页
       ·设计主题第114页
       ·设计思路第114页
     ·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第114-132页
       ·概述第114-117页
       ·入口第117-119页
       ·山谷休息平台第119页
       ·苦菜拾遗第119-121页
       ·离尘还山应未迟——家庭药园第121-123页
       ·神农药园芳已遍——中医传统药园第123-124页
       ·晨起晒药竹斋暖——制药斋第124-125页
       ·溪山源水看花入——湿生药用植物园第125-127页
       ·闻香捣茶松院深——芳香药用植物园第127-128页
       ·绿蔓丛中杂红英——奇药园第128-130页
       ·石径幽林采药——岩石园第130-131页
       ·葱笼密叶云层里——木药园第131-132页
     ·小结第132-134页
7. 结语第134-136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34页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新范畴第134页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新理念第134页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新方法第134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34-135页
     ·不足之处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8页
图表目录第138-141页
附: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调查问卷第141-143页
个人简介第143-144页
导师简介第144-145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胡椒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一篇:晋西黄土区不同树龄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水、肥、光空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