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调研方案 | 第8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页 |
五、研究对象选择理由 | 第9-11页 |
第一章 调研概述 | 第11-17页 |
一、股权融资界定 | 第11页 |
二、项目概述 | 第11-13页 |
(一)投资概述 | 第11页 |
(二)融资方简介 | 第11-12页 |
(三)投资方式 | 第12页 |
(四)投资流程 | 第12-13页 |
(五)退出方式 | 第13页 |
三、调研数据及分析 | 第13-15页 |
(一)股权架构 | 第13页 |
(二)资金进入 | 第13-14页 |
(三)交易结构 | 第14页 |
(四)对风险控制的分析 | 第14-15页 |
四、调研中反映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贵州B地产项目股权融资法律问题及分析 | 第17-25页 |
一、股权还是债权 | 第17-22页 |
(一)“假股真债” | 第17-18页 |
(二)股权比例与 36%收益“分红权”分析 | 第18-19页 |
(三)“股权”退出机制 | 第19-22页 |
二、董事的一票否决权问题及分析 | 第22-23页 |
三、担保方式的选择 | 第23页 |
四、房地产行业、市场主体自律与国家调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结论启示 | 第25-30页 |
一、调研结论 | 第25-26页 |
二、调研启示 | 第26-30页 |
(一)应对“假股真债”予以更加明确的定性 | 第26-27页 |
(二)加强房地产行业、市场主体自律 规范市场操作流程 | 第27-28页 |
(三)注重企业自身管理能力 优化资金的利用率 | 第28页 |
(四)引入国家干预机制 完善房地产融资法律法规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