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LTE的历史背景 | 第8-9页 |
·课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2章 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理论 | 第11-22页 |
·移动信道的特征 | 第11-16页 |
·多径衰落 | 第11-14页 |
·多普勒效应 | 第14-16页 |
·信道模型 | 第16-22页 |
·WSSUS信道模型:时频域相关 | 第17-18页 |
·克罗内克(Kronecker)模型:空间域相关 | 第18-20页 |
·ITU信道模型 | 第20页 |
·扩展ITU信道模型 | 第20-22页 |
第3章 LTE物理层上行链路 | 第22-28页 |
·上行接入方式 | 第22-25页 |
·高数据速率基本约束 | 第22-23页 |
·正交复用原理 | 第23-25页 |
·SC-FDMA方案 | 第25-26页 |
·TTI长度 | 第25页 |
·子载波间隔 | 第25页 |
·CP长度 | 第25-26页 |
·上行参考信号 | 第26-28页 |
·Zadoff-Chu序列 | 第26-27页 |
·解调参考信号 | 第27-28页 |
第4章 LTE上行链路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 | 第28-61页 |
·经典信道估计方法 | 第28-35页 |
·LS信道估计算法 | 第28-31页 |
·最小均方误差(MMSE)信道估计算法 | 第31-32页 |
·基于变换域(DFT)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32-34页 |
·性能比较 | 第34-35页 |
·家庭基站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 第35-42页 |
·BSC9132简介 | 第35-36页 |
·宏基站上行信道估计 | 第36-37页 |
·家庭基站信道估计算法 | 第37-42页 |
·频偏估计与补偿 | 第42-51页 |
·传统频偏估计原理 | 第42-43页 |
·改进的频偏估计算法 | 第43-48页 |
·仿真结果 | 第48-51页 |
·时选信道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51-61页 |
·时选信道信道模型 | 第51-54页 |
·时选信道信道估计方法 | 第54-60页 |
·仿真结果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进一步研究计划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