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满意度函数的多响应曲面稳健优化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稳健性设计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多响应优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多响应稳健性设计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常用优化算法评述 | 第16-17页 |
·本文工作概要 | 第17-20页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多响应稳健性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0-42页 |
·响应曲面法 | 第20-28页 |
·响应曲面法的基本步骤 | 第20-24页 |
·多响应曲面优化——满意度函数法 | 第24-28页 |
·稳健性设计方法 | 第28-39页 |
·田口方法 | 第28-31页 |
·基于RSM 的稳健参数设计 | 第31-34页 |
·稳健优化方法 | 第34-39页 |
·多响应稳健性设计的策略选择 | 第39-41页 |
·实现多元质量特性稳健设计的两种基本策略 | 第39-40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面向多响应曲面优化的混合智能算法 | 第42-64页 |
·满意度函数的优化计算 | 第42-45页 |
·启发式方法——模式搜索、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 | 第45-52页 |
·模式搜索算法 | 第45-47页 |
·遗传算法 | 第47-50页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50-51页 |
·算法的比较与结合 | 第51-52页 |
·算例分析 | 第52-63页 |
·算例1 | 第52-59页 |
·算例2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考虑制造容差的稳健满意度函数法 | 第64-74页 |
·因子容差对参数优化问题的影响 | 第64-67页 |
·考虑因子容差的稳健性度量指标 | 第67-69页 |
·因子容差区域的表示 | 第67-68页 |
·稳健性度量指标 | 第68-69页 |
·优化算法 | 第69-70页 |
·算例分析 | 第70-73页 |
·传统最优解的敏感性分析 | 第70-71页 |
·考虑因子容差的稳健最优解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对满意度函数变异性的评估 | 第74-85页 |
·RSM 预测响应的波动性 | 第74-75页 |
·预测响应的波动特性对满意度函数的影响 | 第75-76页 |
·蒙特卡罗方法 | 第76-77页 |
·算例分析 | 第77-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考虑模型预测误差的稳健满意度函数法 | 第85-102页 |
·模型误差对参数优化问题的影响 | 第85-88页 |
·考虑响应置信区间的稳健性度量指标 | 第88-91页 |
·输出响应的置信区域 | 第88页 |
·稳健性度量指标 | 第88-91页 |
·优化算法 | 第91页 |
·算例分析 | 第91-101页 |
·传统最优解的概率风险 | 第91-92页 |
·考虑响应区间的稳健最优解 | 第92-95页 |
·进一步的讨论 | 第95-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论文总结 | 第102-103页 |
·未来展望 | 第103-104页 |
·结束语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