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边缘人”交往的传播行为研究--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研究视域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与边缘人交往的传播行为的意指过程研究 | 第19-40页 |
第一节 意指系统研究 | 第19-22页 |
一、 符号的意指作用 | 第19-20页 |
二、 不同类型的意指系统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与边缘人交往中传播行为意指过程考察 | 第22-33页 |
一、 与边缘人交往的传播行为考察分析 | 第22-28页 |
二、 交往中意指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28-33页 |
第三节 边缘人交往中的特点总结 | 第33-40页 |
一、 内敛性 | 第33-36页 |
二、 自尊又自卑 | 第36-37页 |
三、 渴望情感交流 | 第37-40页 |
第二章 交往双方不同表征意义的心理研究 | 第40-53页 |
第一节 社会语境分析 | 第40-45页 |
一、 传统乡村的社会语境 | 第40-42页 |
二、 现代化城市的社会语境 | 第42-44页 |
三、 “脱嵌”后尴尬的社会语境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不同的文化空间 | 第45-50页 |
一、 实例:解读“杀马特”文化 | 第46-48页 |
二、 文化区隔的存在 | 第48-50页 |
第三节 不同的共享信码 | 第50-53页 |
第三章 交往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 第53-65页 |
第一节 注重人文关怀 | 第53-61页 |
一、 “人文关怀”范式的确立 | 第53-54页 |
二、 主动关心帮助边缘人 | 第54-56页 |
三、 不歧视、尊重边缘人 | 第56-57页 |
四、 言语选择得当 | 第57-60页 |
五、 加强情感交流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注意提高自身素质 | 第61-65页 |
一、 学着主动接触 | 第62页 |
二、 学会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 | 第62-63页 |
三、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 第63-64页 |
四、 多接触大众媒介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89页 |
注释 | 第89-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