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短束团长度测量的X波段行波偏转结构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1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束团长度测量的意义 | 第20-22页 |
·紧凑型国际直线对撞机 | 第20-21页 |
·紧凑型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 第21页 |
·其他类型装置 | 第21-22页 |
·束团长度测量技术 | 第22-24页 |
·零相位束团长度测量技术 | 第22-23页 |
·条纹相机法 | 第23页 |
·偏转腔测量束团长度 | 第23-24页 |
·偏转腔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S波段偏转结构 | 第25-26页 |
·C波段偏转结构 | 第26-27页 |
·X波段偏转结构 | 第27-28页 |
·X波段行波偏转结构的发展需求 | 第28-29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第2章 偏转腔测量束长的原理及应用 | 第31-46页 |
·电子束团的重要参数 | 第31-33页 |
·相空间 | 第31页 |
·束流发射度 | 第31-32页 |
·束流能散ΔW/W | 第32页 |
·束流强度 | 第32-33页 |
·亮度 | 第33页 |
·偏转腔测量束团长度的原理 | 第33-37页 |
·偏转腔测量束长的基础理论 | 第34-35页 |
·测量分辨率 | 第35-36页 |
·测量原理 | 第36-37页 |
·偏转腔的应用 | 第37-45页 |
·粒子分离器 | 第38-40页 |
·对撞夹角补偿 | 第40-41页 |
·发射度交换 | 第41-44页 |
·同步辐射光脉冲压缩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偏转腔中的电磁场与模式 | 第46-67页 |
·光滑圆波导中的电磁场 | 第46-49页 |
·盘荷波导周期性结构中的电磁场 | 第49-52页 |
·周期系统中的 Floquet 定理 | 第50-51页 |
·周期系统中的空间谐波 | 第51-52页 |
·偏转腔中场的特性 | 第52-58页 |
·Panofsky-Wenzel 理论 | 第52-54页 |
·圆波导与盘荷波导中的偏转电磁场分布 | 第54-58页 |
(1)圆波导中的 TM110 模 | 第54-55页 |
(2)盘荷波导结构中 HEM11 模 | 第55-58页 |
·偏转腔常规腔研究方法 | 第58-66页 |
·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 第58-63页 |
(1)耦合腔链等效电路模型 | 第58-59页 |
(2)磁耦合腔链回路方程 | 第59页 |
(3)电耦合腔链回路方程 | 第59-60页 |
(4)双腔耦合腔链方程电路分析 | 第60-62页 |
(5)无穷长单周期结构腔链色散特性 | 第62-63页 |
·偏转腔相关物理量 | 第63-66页 |
(1)谐振频率 | 第63页 |
(2)工作模式 | 第63-64页 |
(3)相速度 | 第64页 |
(4)群速度 | 第64-65页 |
(5)横向分路阻抗 | 第65页 |
(6)衰减因子 | 第65-66页 |
(7)品质因数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紧凑型 X 波段行波偏转腔的研制 | 第67-108页 |
·偏转结构设计要点 | 第67-70页 |
·偏转结构工作频率 | 第67-69页 |
·极化简并模式的消除 | 第69-70页 |
·常规腔设计与优化 | 第70-79页 |
·腔型的选择 | 第70-73页 |
·TM11 模色散特性 | 第73-76页 |
·常规腔腔体设计 | 第76-79页 |
·耦合器设计 | 第79-86页 |
·耦合器模拟设计 | 第81-83页 |
·时域调谐方法 | 第83-86页 |
·偏转腔耦合器调配 | 第86-93页 |
·耦合器测量调谐理论 | 第86-88页 |
·三频率法 | 第88-90页 |
·匹配负载法 | 第90页 |
·偏转结构腔式耦合器调配方法 | 第90-93页 |
·腔体初步加工、测量与耦合器焊前调配 | 第93-107页 |
·常规腔加工及测量 | 第94-102页 |
(1)腔体参数测量原理 | 第94-96页 |
(2)实验常规腔冷测 | 第96-99页 |
(3)实验腔体焊后测量及调谐范围诊断 | 第99-100页 |
(4)实用腔体焊前频率、Q 值测量 | 第100-102页 |
·耦合器加工与测量 | 第102-107页 |
(1)耦合器的加工 | 第102-104页 |
(2)耦合器的焊前调谐 | 第104-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偏转结构调谐方法 | 第108-138页 |
·非谐振微扰理论 | 第108-117页 |
·非谐振微扰理论 | 第108-109页 |
·场分布测量原理 | 第109页 |
·偏转腔中的场分布 | 第109-117页 |
·谐振微扰理论 | 第117-127页 |
·谐振微扰法测量原理 | 第118-120页 |
·微扰体的定标与高分辨率微扰体的研制 | 第120-127页 |
·非谐振微扰测量平台与测量结果 | 第127-137页 |
·S 波段偏转腔实验 | 第128-131页 |
·笼子型微扰体指导调谐偏转结构 | 第131-132页 |
·X 波段行波偏转腔的测量调谐 | 第132-137页 |
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六章 双模可极化偏转腔研究 | 第138-146页 |
·双模运行原理 | 第138-140页 |
·腔体设计要点 | 第140-143页 |
·相速度分析 | 第140-141页 |
·尺寸敏感性分析 | 第141-142页 |
·耦合器初步方案 | 第142-143页 |
·腔体的设计 | 第143-145页 |
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6页 |
发表文章情况 | 第156-157页 |
个人简历 | 第157-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