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二胡、高胡论文

声出于和,和出于适--论个人演奏体验视域下《江河水》的诠释与教学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江河水》的背景与代表人物第8-13页
 第一节 《江河水》与管子第8-9页
  一、《江河水》背景第8页
  二、双管曲《江河水》第8-9页
 第二节 黄海怀与《江河水》第9-10页
 第三节 吴素华与《江河水》第10页
 第四节 闵慧芬与《江河水》第10-11页
 第五节 霍永刚与《江河水》第11-13页
第二章 个人视域下对《江河水》二胡作品的音乐形态及演奏研究第13-21页
 第一节 引子部分(散板)第13-15页
 第二节 第一段的音乐形态及演奏研究第15-17页
 第三节 第二段的音乐形态及演奏研究第17-19页
 第四节 第三段的音乐形态及演奏研究第19-21页
第三章 结合自身学习,提炼演奏《江河水》的重中之重第21-25页
 第一节 左手手型对演奏《江河水》的重要性第21-22页
  一、手腕下坠,指肚触弦第21页
  二、指肚压揉,音色敦厚第21-22页
 第二节 右手运弓对演奏《江河水》的重要性第22-24页
  一、持弓标准,运用手腕第22页
  二、收放自如,形成对比第22-23页
  三、虚实结合,内容丰富第23-24页
 第三节 演奏状态,身入其境第24-25页
  一、演奏呼吸,调整最佳第24页
  二、内心听觉第24-25页
第四章 个人视域下的二胡教与学的艺术总结第25-32页
 第一节 教与学的概述第25-26页
 第二节 二胡教学理念与原则第26-27页
  一、“慢工出细活”第26页
  二、高要求、少而精第26-27页
  三、思维模式第27页
  四、因材施教第27页
 第三节 训练感悟第27-30页
  一、乐句的表达第27-28页
  二、气息的运用第28页
  三、演奏的变化第28-29页
  四、从繁到简第29页
  五、乐感培养第29-30页
 第四节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今后自己教学的启发与反思第30-32页
结论第32-33页
附录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约尔格·威德曼《自由小品集》的创作思维及技法--兼谈威德曼对本人创作思维的影响
下一篇:鼓曲《夜深沉》的演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