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理论依据 | 第9-10页 |
·现实依据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概述 | 第18-27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环境的涵义 | 第18页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涵义 | 第18-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的涵义 | 第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涵义 | 第19-20页 |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中国古代环境教育观 | 第20-21页 |
·西方教育环境观 | 第21-23页 |
·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观 | 第23-24页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特点 | 第24-25页 |
·整体性 | 第24页 |
·开放性 | 第24页 |
·可塑性 | 第24-25页 |
·关联性 | 第25页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功能 | 第25-27页 |
·德育功能 | 第25页 |
·智育功能 | 第25-26页 |
·体育功能 | 第26页 |
·美育功能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现状分析 | 第27-52页 |
·问卷调查采取的方法 | 第27-28页 |
·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问卷的基本结构和所采用的方法 | 第28页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调查 | 第28-36页 |
·大学生家庭环境调查 | 第28-30页 |
·大学生学校环境调查 | 第30-32页 |
·大学生同辈群体调查 | 第32-34页 |
·大学生社区环境调查 | 第34-36页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6-49页 |
·家庭环境存在的缺陷 | 第36-39页 |
·学校环境的教育弊端 | 第39-44页 |
·同辈群体的引导缺乏 | 第44-47页 |
·社区环境的职能缺失 | 第47-48页 |
·学校——社区合作较少 | 第48-49页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9-52页 |
·宏观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给思想教育微观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49页 |
·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中的落后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带来阻碍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措施 | 第52-73页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原则 | 第52-56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52-53页 |
·关联性原则 | 第53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53-54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54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54-56页 |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优化措施 | 第56-73页 |
·建立联动机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育人氛围 | 第56-59页 |
·紧抓主旋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第59-63页 |
·找准突破.,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 第63-66页 |
·瞄准着力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 第66-69页 |
·强化文化熏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69-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