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人工栽培及多糖结构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1 绪论第17-46页
   ·课题背景(或引言)第17-18页
   ·花脸香蘑研究概况第18-27页
     ·花脸香蘑形态特征第18页
     ·花脸香蘑营养价值第18-19页
     ·花脸香蘑药用价值第19-20页
     ·花脸香蘑生物学特性第20-23页
     ·花脸香蘑的人工驯化栽培第23-25页
     ·花脸香蘑多糖的研究第25-26页
     ·花脸香蘑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第26-27页
     ·花脸香蘑其它方面的研究第27页
   ·食用菌多糖研究概况第27-44页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第27-33页
     ·食用菌多糖的脱色第33-35页
     ·食用菌多糖的脱蛋白第35-36页
     ·食用菌多糖小分子杂质的去除第36-37页
     ·食用菌多糖的纯化第37-39页
     ·食用菌多糖结构的研究第39-42页
     ·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第42-44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第44-46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44-45页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45-46页
2 野生香蘑生态环境调查及系统发育分析第46-53页
   ·野生香蘑生态环境调查第46-47页
     ·齐齐哈尔双河农场生态环境条件第46页
     ·牡丹江镜泊湖自然风景区生态环境条件第46-47页
     ·牡丹江三道关自然风景区生态环境条件第47页
   ·香蘑子实体采集第47页
   ·香蘑菌种分离第47-48页
   ·ITS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香蘑子实体采集第48-50页
     ·香蘑菌种分离第50-51页
     ·香蘑系统发育分析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3 花脸香蘑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第53-60页
   ·花脸香蘑两种出菇方式对比试验第53-55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花脸香蘑栽培配方对比试验第55-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60页
4 碳氮源对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及多糖产量的影响第60-68页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原料与试剂第60页
     ·仪器与设备第60页
     ·菌种来源与培养第60页
     ·不同碳源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第60页
     ·不同氮源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第60-61页
     ·菌丝体的培养第61页
     ·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的测定第61页
     ·菌丝体多糖含量测定第61-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62-63页
     ·麦角固醇标准曲线第63页
     ·不同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第63-64页
     ·不同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第64-65页
     ·不同碳源对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影响第65页
     ·不同氮源对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影响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5 野生花脸香蘑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第68-74页
   ·材料与方法第68-69页
     ·原料与试剂第68页
     ·仪器与设备第68页
     ·试验样品预处理第68页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第68页
     ·花脸香蘑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第68-69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69页
     ·花脸香蘑多糖提取率的确定第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2页
     ·花脸香蘑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第69-71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6 人工栽培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第74-80页
   ·材料与方法第74-75页
     ·原料与试剂第74页
     ·仪器与设备第74页
     ·菌种来源与培养第74页
     ·菌丝的培养第74页
     ·试验样品预处理第74页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第74-75页
     ·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第75页
     ·正交试验第75页
     ·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提取率的确定第75页
   ·结果与分析第75-79页
     ·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第75-78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7 野生花脸香蘑子实体多糖结构分析第80-96页
   ·材料与方法第80-85页
     ·原料与试剂第80页
     ·仪器与设备第80页
     ·花脸香蘑子实体粗多糖提取第80-81页
     ·LSP-80脱色素第81页
     ·花脸香蘑子实体粗多糖中糖含量测定第81-82页
     ·样品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第82-83页
     ·紫外扫描第83页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83页
     ·样品中核酸含量测定第83页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第83页
     ·样品中灰分含量测定第83-84页
     ·样品中单糖组成分析第84页
     ·样品分子量测定第84页
     ·粗多糖的分离纯化第84-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94页
     ·花脸香蘑子实体中粗多糖提取第85页
     ·样品的糖含量第85-86页
     ·样品中糖醛酸含量第86-87页
     ·紫外扫描第8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87-88页
     ·样品中核酸含量第88-89页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第89页
     ·样品中灰分含量第89-90页
     ·样品单糖组成测定第90-91页
     ·LSP-30分子量测定及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第91页
     ·LSP-60分子量测定及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第91-92页
     ·LSP-80分子量测定及Bio-Gel P-2凝胶柱层析第92-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9页
附录Ⅰ香蘑菌株的rDNA ITS序列PCR产物测序结果第109-1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菜(Brassica napus)种子萌发响应NaCl胁迫的生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下一篇:百子莲花芽分化过程中比较转录组分析及开花相关基因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