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腔体零件差压式气密性检测系统仿真与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复杂腔体零件的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气密性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 第13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复杂腔体零件气密性检测研究的不足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差压气密性检测方法研究 | 第19-28页 |
·差压气密性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差压气密性检测原理 | 第19-20页 |
·泄漏率的推导 | 第20-22页 |
·差压气密性检测过程分析 | 第22-23页 |
·差压气密性检测的精度与节拍优化 | 第23-27页 |
·差压检测精度和节拍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检测节拍的计算 | 第24-26页 |
·检测精度与节拍的优化方法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差压检测过程的建模与仿真 | 第28-41页 |
·充气过程建模仿真 | 第28-34页 |
·充气过程建模 | 第28-31页 |
·充气过程仿真 | 第31-34页 |
·差压检测过程建模仿真 | 第34-40页 |
·差压检测模型 | 第34-36页 |
·差压检测仿真与分析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差压气密性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41-57页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气路系统设计 | 第42-46页 |
·差压检测气路设计 | 第42-45页 |
·密封气路设计 | 第45-46页 |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 第46-52页 |
·检测台架 | 第46-47页 |
·配气板 | 第47-48页 |
·密封装置 | 第48-49页 |
·压下装置 | 第49-50页 |
·快换装置 | 第50-52页 |
·电控系统设计 | 第52-55页 |
·电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52-53页 |
·控制单元设计 | 第53页 |
·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差压气密性检测系统软件开发与实现 | 第57-72页 |
·软件系统开发 | 第57-64页 |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 第57页 |
·系统数据库选择 | 第57-58页 |
·系统模块的划分与设计 | 第58-60页 |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60-61页 |
·气密性检测详细设计 | 第61-63页 |
·信息可追溯性设计 | 第63-64页 |
·检测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第64-71页 |
·排气歧管检测系统主界面 | 第64-65页 |
·系统设置模块 | 第65-66页 |
·模拟量采集模块 | 第66-67页 |
·开关量控制模块 | 第67页 |
·气密性检测实现 | 第67-70页 |
·检测信息可追溯性实现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