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稳定度自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图表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概况 | 第14页 |
| ·主要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原子钟信号模型及其性能指标 | 第16-24页 |
| ·原子钟信号模型 | 第16-18页 |
| ·原子钟的性能指标 | 第18-20页 |
| ·频率准确度 | 第18-19页 |
| ·频率稳定度 | 第19-20页 |
| ·频率漂移率 | 第20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0-22页 |
| ·本章总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原子钟噪声模型及时域频率稳定度计算方法 | 第24-36页 |
| ·原子钟噪声模型 | 第24-25页 |
| ·原子钟噪声的判别与分析 | 第25-28页 |
| ·原子钟时域频率稳定度计算方法 | 第28-34页 |
| ·标准方差 | 第29页 |
| ·阿伦方差 | 第29-30页 |
| ·重叠阿伦方差 | 第30页 |
| ·修正阿伦方差 | 第30-31页 |
| ·时间方差 | 第31页 |
| ·哈达玛方差(Hadamard) | 第31-32页 |
| ·重叠哈达玛方差 | 第32页 |
| ·总方差 | 第32-33页 |
| ·动态 Allan 方差(DAVAR) | 第33-34页 |
| ·本章总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频率稳定度实时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6-48页 |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36页 |
| ·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36-37页 |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37-45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8-41页 |
| ·数据存储模块 | 第41-42页 |
| ·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42-43页 |
| ·数据处理模块 | 第43-44页 |
| ·图形显示模块 | 第44-45页 |
| ·系统的实时自动性设计 | 第45-46页 |
| ·本章总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软件平台的实现与测试 | 第48-68页 |
| ·软件的开发工具及其环境 | 第48页 |
| ·软件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的介绍 | 第48-53页 |
| ·双缓存绘图技术 | 第48-50页 |
| ·双对数坐标系的绘制 | 第50-52页 |
| ·VC++定时器 | 第52-53页 |
| ·系统的实现 | 第53-55页 |
| ·频率稳定度实时评估系统的类框架 | 第53-54页 |
| ·主对话框类 | 第54-55页 |
| ·实时稳定度曲线绘图类 | 第55页 |
| ·系统测试 | 第55-66页 |
| ·系统使用介绍 | 第55-57页 |
| ·数据的保存格式 | 第57-59页 |
| ·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第59-66页 |
| ·本章总结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论文总结 | 第68-69页 |
| ·论文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A 系统实时监控截图 | 第72-78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