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舞蹈事业论文--中国论文--舞蹈团和演出论文

解读昆明“云南民族村”民间歌舞的市场化传播—在回望中比照

论文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序言第8-16页
 中国社会转型催生民俗文化旅游第8-9页
 昆明“云南民族村”创立与宗旨简介第9-10页
 前人研究情况第10-12页
 选题意图与意义第12-14页
 实地考察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民间歌舞传播渠道的今昔对比第16-52页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传统传播渠道的回顾第16-25页
  引子:传统的传播方式——自然传播第16-17页
  一、传播渠道一:民俗生活第17-20页
  二、传播渠道二:口耳相传第20-21页
  三、传播渠道三:集体场合第21-22页
  四、传播渠道四:历时与共时的依存第22-25页
 第二节 市场化的传播渠道第25-52页
  一、商教并重、学演同步第25-37页
  二、以老带青、传统奠基第37-44页
  三、以新促传、海纳百川第44-52页
第二章 民间歌舞市场化的艺术形态变迁第52-83页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传统艺术形态的回顾第52-68页
  一、舞蹈形态特征——原始性第52-59页
  二、歌唱形态特征——初始性第59-65页
  三、传统艺术形态的缘起第65-68页
 第二节 民族村少数民族歌舞市场化的艺术形态变迁第68-83页
  一、传统剪裁型第69-71页
  二、丰富扩展型第71-74页
  三、专业创作型第74-83页
第三章 民间歌舞市场化传播的多元功能第83-94页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传统社会功能的回顾第83-87页
  一、抒发感情、愉悦心情第83-84页
  二、祭祀祖先、感动神灵第84-85页
  三、婚丧依托、血脉传承第85-87页
 第二节 民族村民族歌舞市场化传播的多元功能第87-94页
  一、文化与经济的双赢第87-88页
  二、表演与观众的互动第88-90页
  三、大众文化自觉的回归第90-94页
结语与反思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附录 (采风图片)第98-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勋伯格《第一室内交响曲》研究
下一篇:从演奏角度看内蒙古地区雅托噶的传统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