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林下放养母牛疾病调研及防制技术探讨
| 致谢 | 第1-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2 肉牛产业发展概述 | 第10-15页 |
|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 ·国际牛肉生产与贸易概况 | 第11页 |
| ·国外肉牛业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牛业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中国肉牛的生产布局 | 第14-15页 |
| ·主产区由牧区转向农区 | 第14页 |
| ·建立“活牛不出省、牛肉天下行”产业模式 | 第14-15页 |
| 3 母牛繁殖障碍疾病概述 | 第15-17页 |
| ·母牛子宫脱出 | 第15-16页 |
| ·胎衣不下 | 第16页 |
| ·子宫内膜炎 | 第16-17页 |
| ·早产和流产 | 第17页 |
| 4 新技术在母牛生产中的应用 | 第17-21页 |
| ·TMR 技术设备的应用 | 第17-18页 |
| ·母牛发情探测系统的应用 | 第18-19页 |
| ·兽用 B 超在母牛生产中的应用 | 第19页 |
| ·人工授精技术 | 第19-21页 |
| 第一章 牛场总体发病情况调查与防控方案 | 第21-31页 |
| 1 引言 | 第21-2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实验时间和地点 | 第2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 ·调查对象 | 第22页 |
| ·调查内容 | 第22页 |
|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 ·方法 | 第22-23页 |
| ·实地考察 | 第22页 |
| ·病史调查 | 第22页 |
| ·临床诊断 | 第22-2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页 |
| ·牛只的基本情况 | 第23页 |
| ·全年发病情况 | 第23页 |
| 4 疾病流行特点 | 第23-24页 |
| ·传染源 | 第23页 |
| ·传播途径 | 第23页 |
| ·发病年龄 | 第23-24页 |
| ·发病季节及周期 | 第24页 |
| 5 发病原因调查结果 | 第24-25页 |
| ·环境因素 | 第24-25页 |
| ·饲料因素 | 第25页 |
| ·管理因素 | 第25页 |
| 6 总体防控方案 | 第25-28页 |
| ·新生犊牛的护理 | 第25页 |
| ·母牛与犊牛的饲养管理 | 第25-26页 |
| ·日粮合理配比 | 第26-27页 |
| ·相关人员合理分工 | 第27-28页 |
| 7 小结与讨论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母牛产科疾病的调查与防控方案 | 第31-38页 |
| 1 引言 | 第31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实验时间和地点 | 第31页 |
| ·调查目的 | 第31-32页 |
| ·调查对象 | 第32页 |
| ·调查内容 | 第32页 |
| ·试验动物 | 第32页 |
| ·方法 | 第32页 |
| ·实地考察 | 第32页 |
| ·病史调查 | 第32页 |
| ·临床诊断 | 第3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 ·发病原因调查结果 | 第33-34页 |
| ·饲养管理不当 | 第33-34页 |
| ·生殖器官疾病 | 第34页 |
| ·繁殖技术不当 | 第34页 |
| 4 母牛繁殖疾病的防控方案 | 第34-36页 |
| ·改善饲养管理 | 第34-35页 |
| ·母牛繁殖疾病的治疗 | 第35-36页 |
| ·提高繁殖技术 | 第36页 |
| 5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牛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与防控方案 | 第38-46页 |
| 1 引言 | 第3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 ·试验动物 | 第38页 |
| ·粪样的采集 | 第38页 |
| ·试验用具 | 第38-39页 |
| ·虫卵检查方法 | 第39-40页 |
| ·沉淀法 | 第39页 |
| ·饱和盐水漂浮法 | 第39页 |
|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 | 第39页 |
| ·改良抗酸染色法 | 第39页 |
| ·卢戈氏碘液染色法 | 第39-40页 |
| ·感染强度的判定 | 第40页 |
| ·虫种的形态学鉴定 | 第4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 ·寄生虫混合感染情况 | 第40-41页 |
| ·阳性样本虫卵或卵囊感染强度判定 | 第41页 |
| ·用药后肠道寄生虫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 4 牛寄生虫病的防控方案 | 第42-43页 |
| 5 小结与讨论 | 第43-46页 |
| ·母牛肠道寄生虫总体感染情况 | 第43页 |
| ·球虫病感染情况 | 第43-44页 |
| ·蠕虫感染情况 | 第44页 |
| ·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44-46页 |
| 全文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Abstract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