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缩略表 | 第13-15页 |
主要立法 | 第15-16页 |
导言 | 第16-22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国际商事仲裁权概述 | 第22-44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界定 | 第22-29页 |
一、 仲裁权的概念 | 第22-25页 |
二、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概念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特征 | 第29-33页 |
一、 国际商事仲裁权基本特征 | 第29-30页 |
二、 仲裁权与其他相关权力的区分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性质和价值取向 | 第33-42页 |
一、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性质 | 第33-38页 |
(一)契约性理论下的仲裁权性质 | 第33-34页 |
(二)司法性理论下的仲裁权性质 | 第34-35页 |
(三)自治性理论下的仲裁权性质 | 第35-37页 |
(四)混合性理论下的仲裁权性质 | 第37-38页 |
二、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价值取向 | 第38-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二章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来源 | 第44-73页 |
第一节 当事人授权 | 第44-57页 |
一、 当事人授权的表现形式 | 第44-45页 |
二、 当事人授权的主要内容 | 第45-56页 |
三、 当事人授权的价值分析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法律的授权 | 第57-70页 |
一、 法律授权的表现形式 | 第57-59页 |
二、 法律授权的主要内容 | 第59-68页 |
三、 法律授权的作用 | 第68-70页 |
第三节 当事人授权与法律授权的关系 | 第70-72页 |
一、 当事人授权与法律授权的补充关系 | 第71页 |
二、 当事人授权与法律授权的限制关系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三章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内容 | 第73-124页 |
第一节 仲裁庭的自裁管辖权 | 第73-88页 |
一、 自裁管辖权的主要内涵 | 第73-77页 |
二、 自裁管辖权的立法比较 | 第77-84页 |
三、 法院对自裁管辖权的监督 | 第84-88页 |
第二节 仲裁庭的程序控制权 | 第88-115页 |
一、 仲裁庭程序控制权的概述 | 第88-91页 |
二、 仲裁庭在证据方面的权力分析 | 第91-105页 |
三、 临时保全措施决定权的争议 | 第105-115页 |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庭的裁决权 | 第115-123页 |
一、 国际商事仲裁庭的法律适用决定权 | 第115-117页 |
二、 国际商事仲裁庭的实体争议决定权 | 第117-120页 |
三、 补救仲裁裁决的权力 | 第120-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四章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行使 | 第124-165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权行使的基本原则 | 第124-127页 |
一、 依据授权原则 | 第124-125页 |
二、 程序正当原则 | 第125-126页 |
三、 高效性原则 | 第126-127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权行使的方式 | 第127-149页 |
一、 仲裁庭商议决定 | 第127-132页 |
二、 首席仲裁员单独决定 | 第132-134页 |
三、 国际商事仲裁中缺员仲裁的合法性争议 | 第134-149页 |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不当行使 | 第149-164页 |
一、 国际商事仲裁庭无权行使权力的情形 | 第149-154页 |
二、 国际商事仲裁庭越权行使权力的情形 | 第154-159页 |
三、 国际商事仲裁庭怠权行使权力的情形 | 第159-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第五章 国际商事仲裁权的监督 | 第165-198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权监督的基本理论 | 第165-169页 |
一、 仲裁权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5-167页 |
二、 国际商事仲裁权监督的主要方式 | 第167-169页 |
第二节 仲裁员责任的监督模式 | 第169-178页 |
一、 仲裁员的纪律责任 | 第169-171页 |
二、 仲裁员的民事责任 | 第171-177页 |
三、 仲裁员的刑事责任 | 第177-178页 |
第三节 仲裁裁决审查的监督方式 | 第178-196页 |
一、 “二次仲裁”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8-181页 |
二、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 | 第181-196页 |
本章小结 | 第196-198页 |
第六章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权的完善 | 第198-239页 |
第一节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权授权问题的完善 | 第198-211页 |
一、 当事人授权的立法现状 | 第198-206页 |
二、 法律授权的立法现状 | 第206-209页 |
三、 我国仲裁权授权问题的强化 | 第209-211页 |
第二节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权内容的完善 | 第211-225页 |
一、 我国自裁管辖权问题的引入 | 第211-215页 |
二、 我国仲裁庭程序控制权问题的加强 | 第215-223页 |
三、 我国仲裁庭裁决权的完善 | 第223-225页 |
第三节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权行使和监督问题的完善 | 第225-238页 |
一、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权行使方式的丰富 | 第225-227页 |
二、 我国仲裁员责任监督模式的协调 | 第227-231页 |
三、 我国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监督模式的改进 | 第231-238页 |
本章小结 | 第238-239页 |
结语 | 第239-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2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68-269页 |
后记 | 第269-2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