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使用意愿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第一节 使用意愿相关理论现状 | 第18-21页 |
第二节 使用意愿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使用意愿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使用意愿指标体系与方法 | 第25-41页 |
第一节 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使用意愿的基础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27-34页 |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4-4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使用意愿评价实证研究 | 第41-67页 |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41-45页 |
第二节 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45-55页 |
第三节 基于灰色聚类评估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55-6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提升我国个人网上银行客户使用意愿的对策 | 第67-72页 |
(一)提高个人网上银行有用性的建议 | 第67页 |
(二)提高个人网上银行易用性的建议 | 第67-68页 |
(三)提高个人网上银行关怀性的建议 | 第68页 |
(四)提高个人网上银行可靠性的建议 | 第68-69页 |
(五)提高个人网上银行响应性的建议 | 第69-70页 |
(六)提高个人网上银行分享性的建议 | 第70页 |
(七)提高个人网上银行易变性的建议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2-74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72页 |
二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附录 A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