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第1章 武周诗人群概况及武周诗特质 | 第17-31页 |
·武周时期的主体诗人构成 | 第17-20页 |
·武周诗人群像勾勒 | 第20-21页 |
·宫廷内外的互动——以陈子昂为例 | 第21-24页 |
·武周宫廷诗的特质 | 第24-31页 |
第2章 论文章四友及其诗 | 第31-47页 |
·并称的由来及其地位、文学特征 | 第31-34页 |
·四友诗学成就论略 | 第34-47页 |
第3章 论陈子昂及其诗 | 第47-60页 |
·陈子昂革新诗风的意义 | 第48-51页 |
·陈子昂诗歌特征 | 第51-55页 |
·陈子昂死因平质 | 第55-60页 |
第4章 论沈宋律变之功 | 第60-88页 |
·沈宋与初唐诗歌的律变 | 第61-64页 |
·宋之问诗歌特色刍议 | 第64-74页 |
·沈佺期“配流岭表”新考 | 第74-86页 |
附:宋之问诗歌编年补正一则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附录 | 第94-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3-104页 |
导师简介 | 第103页 |
作者简介 | 第103-104页 |
后记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