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精神分裂症论文

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和高血压的分子遗传学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文中常用缩写列表第9-14页
第一篇 综述第14-45页
 第一部分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第14-35页
  1. 精神分裂症第14-23页
   ·精神分裂症概述第14页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评定第14-15页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第15页
   ·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第15-18页
     ·遗传因素第15-16页
     ·环境因素第16-18页
     ·心理社会因素第18页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递质假说第18-23页
     ·多巴胺(Dopamine,DA)假说第19-20页
     ·谷氨酸(Glutamate,Glu)假说第20-21页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假说第21页
     ·其他神经递质相关假说第21-23页
  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第23-35页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第23页
   ·抗精神病药物第23-26页
   ·利培酮简介第26-27页
     ·化学成分第26-27页
     ·药理学作用第27页
     ·药代动力学第27页
   ·药物基因组学第27-35页
     ·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第28-29页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第29-31页
       ·药物代谢酶第29页
       ·药物转运体第29页
       ·药物靶标第29页
       ·药物反应的多基因相互作用第29-31页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第31-33页
       ·抗精神病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第31-32页
       ·抗精神病药物靶标的多态性第32-33页
     ·药物基因组学的展望第33-35页
 第二部分 高血压的遗传学第35-45页
  1. 高血压第35-38页
   ·高血压的概述第35页
   ·高血压的临床类型第35-36页
     ·按病因分类第35页
     ·按血压水平分类第35-36页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第36-37页
   ·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因素第37-38页
  2. 肽类物质与高血压第38-45页
   ·心钠肽第38-39页
   ·神经肽 Y第39-40页
   ·儿茶酚抑素第40-42页
   ·中间表型第42-45页
第二篇 实验部分第45-111页
 第一部分 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第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58页
   ·研究对象第45-46页
     ·样本的采集第45页
     ·临床给药与评分第45-46页
     ·血清利培酮、9-羟利培酮以及催乳素的浓度测定第46页
   ·样本的基因分型第46-52页
     ·血样采集与 DNA 抽提第46-47页
     ·DNA 的浓度测定与分装第47-48页
     ·样本的分型第48-52页
       ·引物的设计第48页
       ·PCR 扩增第48-49页
       ·PCR 产物的电泳检验第49-50页
       ·PCR 产物的纯化第50-51页
       ·测序反应第51-52页
       ·测序产物纯化及上机第52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2-58页
     ·分型的统计与 HWE 检验第52-53页
     ·Case-Control 分析第53-54页
     ·ANOVA 分析第54-56页
     ·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第56-57页
     ·ROC 曲线分析第57-58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8-78页
   ·样本信息第58-59页
   ·5-羟色胺受体 7 基因(HTR7)与利培酮药效第59-64页
     ·背景简介第59页
     ·位点的选择第59-60页
     ·ANOVA 分析第60-61页
     ·SNP 的 Case-Control 分析第61-62页
     ·LD 与单倍型分析第62-63页
     ·讨论第63-64页
   ·组胺受体 3 基因(HRH3)与利培酮药效第64-68页
     ·背景简介第64-65页
     ·位点的选择第65-66页
     ·ANOVA 分析第66-67页
     ·讨论第67-68页
   ·组胺受体 4 基因(HRH4)与利培酮药效第68-78页
     ·背景简介第68-69页
     ·位点的选择第69-70页
     ·SNP 的 Case-Control 分析第70-72页
     ·ANOVA 分析第72页
     ·LD 与单倍型分析第72-73页
     ·ROC 分析第73-74页
     ·讨论第74-78页
 第二部分 高血压遗传位点的功能研究第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8-87页
   ·质粒的构建第78-82页
     ·目标片段的 PCR 扩增第78-79页
     ·PCR 产物的切胶纯化第79-80页
     ·酶切与连接第80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80-81页
     ·克隆质粒的检验第81页
     ·质粒的定点突变第81-82页
   ·质粒的准备第82-83页
   ·细胞的培养及转染第83-84页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第84页
   ·体外表达第84-85页
   ·液泡 pH 的测定第85页
   ·EAP 分泌系统第85-8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7-111页
   ·NPY2R 基因启动子区位点的功能研究第87-97页
     ·背景简介第87页
     ·人群关联分析第87-91页
     ·启动子区单倍型对表达的影响第91-92页
     ·转录因子所发挥的作用第92-96页
       ·NPY2R 基因 G-1606A 位点第92-94页
       ·NPY2R 基因 C-599T 位点第94-95页
       ·NPY2R 基因 A-224G 位点第95-96页
     ·总结与讨论第96-97页
   ·ATP6V0A1 基因 3’-UTR 区位点的功能研究第97-111页
     ·背景简介第97-100页
     ·ATP6V0A1 基因 3’-UTR 区 T+3246C 影响基因表达第100-102页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第100-101页
       ·全长 cDNA 的体外表达第101-102页
     ·ATP6V0A1 基因的表达改变影响液泡的 pH第102-104页
     ·液泡 pH 的改变影响 CgA 的加工和分泌第104-106页
       ·对 CgA 加工的影响第104-105页
       ·对 CgA 分泌的影响第105-106页
     ·miRNA 在 T+3246C 位点作用中的功效第106-108页
     ·总结与讨论第108-111页
第三篇 总结与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36页
致谢第136-13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8-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
下一篇:标会研究——风险、投资效率及其他